注册忘记密码
虾类养殖龙虾养殖对虾养殖青虾养殖罗氏沼虾养殖基围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斑节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暴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3-12-15 15:16| 发布者: 本站整理 | 查看: | 评论: 0

  一、病害发生原因:

  今年早造发生的暴发性流行病害,不同的地区发生的原因,虽有各自不相同,但气候条件、虾池清淤不彻底与种苗质量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1、气候因素

  (1)去年3月份出现倒春寒,长时间阴天低温,水温为18-23℃,并且常拌有阴雨现象,光照少,池塘总藻类的光合作用能力差,各种生物的代谢技能减弱,氧化分解有机物的速度缓慢,造成池塘中有机营养物质的含量日益增多,池塘中的蓝藻、甲藻逐步成为优势种群,水色由绿色变为褐色、暗黑色,对虾代谢消化功能差,免疫能力下降而诱发病害的发生。

  (2)4月份的天气常长时间阴天、阴雨,过后转晴,阳光灿烂,环境突变过大,水中的各个环境因子、藻类、微生物与虾的活动能力都发生很大变化。长时间阴天,让池塘中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盐,加快生长;各种微生物,由于白天光照、高温与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也加倍繁殖;因而池塘中的各种生物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可到晚上后,缺少了光合作用,池塘中的虾类、加倍繁殖起的大量藻类与各种微生物都大量吸收消耗氧气,因而,池水中的溶解氧又大幅度急剧下降。微生物群由好氧型的有益菌转为厌氧、兼性厌氧的有害细菌变化,有害菌大量繁殖。加上处于养殖早期虾个体小,习惯常规增氧机少开,因此造成池中溶氧不足,有害微生物的大量增加而诱发暴发性疾病死亡。

  (3)5月份不同地区出现连续暴雨,使池塘中的盐度、温度、pH值、溶氧等各水质因子与池中藻类、微生物都发生了突变,藻类大量死亡沉底,水色突然变清,池底有机物增加,低质恶化,虾体产生应激反应,能量大量消耗,免疫力突然下降,而使养殖的对虾又出现新的暴发高潮期。

  2、虾塘底质差

  有一部分虾池养殖时间都超过二年,在二年前,养虾经济效益好,每造养殖收虾后,虾池都进行较彻底的清淤处理,尤其是高位池养殖,他们用水枪冲洗干净后,才能进行消毒、培养基础饵料、放苗。近两年来,对虾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大部分虾农收虾后,为了节省养虾成本开支,少清淤,有的收完虾排干水后,晒几天就进水培藻;有的排干水第二、三天就进水培藻。有的消毒,有的讲究节约成本的,也没有消毒,就进水培藻放虾苗。养殖二年以上的虾池老化,还有新的虾池追求产量,高密度养殖,加速池底老化程度。从今年二月至五月放苗养殖的虾池,在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下,清淤不彻底的池底有机物积累是日益增多,虾池底质恶化加重,各地养虾有不同程度地发生虾病。

  3、种苗质量差

  目前,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种苗,大多数为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虾苗,由于多年的近亲繁殖,使种苗严重退化,加上苗价较低,苗期投喂的饲料营养差,特别是动物蛋白源严重不足,使早期出现营养不良。此外育苗期间采用高温,频繁使用抗生素,使培育出的虾苗体质不健壮,部分还携带病毒,养殖的生长速度慢,大小不均匀,抗病能力差,易感染发病。

  二、暴发性疾病防治的措施

  1、提高水体的缓冲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体的缓冲能力差,遇到寒流、连续阴天或暴雨等异常的气候,水体中的环境因子也随着变化突变,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映而暴发疾病。在池塘中除了培养起藻相与菌相的相对平衡体系外,不要保持pH值与总碱度在一定范围,一般早期pH值为8.2-9.0之间,总碱度为80-120MG/L,中后期要求pH值为7.8-8.6,总碱度为100-160mg/L之间,保持水体中的Mg、Ca、Al、Si等碱性质量有一定的含量,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因此,平时要多施用白云石粉或农用石灰(CaCO3),在大雨之后要施生石灰,补充提高Mg、Ca、Al、Si等离子含量,维持藻类相平衡,稳定水环境。

  2、增强虾体机能,提高抗应激能力

  目前,饲料生产厂家繁多,大多数为暂时的利益,生产的饲料量不高、不稳定。而有些养殖者也同样为了眼前便利,不愿购买高而质量好的饲料,养殖的对虾所摄取的营养不足,造成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容易发病。因此,要增强虾体机能,首先要选择有优质的饲料原料、先进正确的加工工艺、合理优良的营养配方的品牌厂家饲料。投喂高品质的优质饲料,让对虾获得快速生长所需的高营养,体制健壮,才能提高抗病能力。

  其次,养殖的整个过程,要加强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免疫增强剂。早期在饲料中多添加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让有益菌在肠道中定植,在体内产生多种消化酶;中后期添加多糖、多肽、维生素、生物酶制剂等,与保肝护肝的肝利平、胆汁酸、中草药的“肝得利”,家营养,初中营养,补充和保护肝胰脏,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增强对虾的身体机能,提高抗环境的应激能力。

  3、加强底质改良,提高底层溶氧量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池塘中的残余饲料、排污物、老化死亡藻类、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越来越多。在池中的中上层,由于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完全足够供给给虾体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但在池水的下层、底层光合作用微弱,产生的氧气少,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很快地消耗完水中的溶氧。因此,会产生如下四种不良情况:(1)厌氧性、兼性厌氧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种群,致使病源微生物大量滋生,引起虾体致病;(2)有机物的厌氧消化取代了氧化分解,而厌氧消化速度慢,造成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易产生NH3、H2S、CH4有机酸、胺等有毒物质,使虾体免疫力,抗病力降低;(3)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投喂的饲料易滋生有害细菌,然后被虾摄食手感染而发病;(4)虾通过鳃部进行呼吸作用,排出CO2,吸收O2,通过出鳃血管带着含氧的血液回到心脏,然后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供机体循环代谢。但由于水环境中的含量低,交换后的血液中溶氧少,造成代谢机能失调,循环出现障碍,局部供血不足,而产生肌肉白浊坏死,或休克死亡等症状。

  因此,在养殖的中后期,要加强底质的改良,根据水质与气候情况,在天气晴朗时,施用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以分解底层大分子的有机物,再结合施光合细菌吸收水中富余的营养盐,同时多施底质改良剂;在低温阴天,施物增氧型的底质改良剂;在晴天施生物型底改,在高温或水体消毒后,施中药型底改。此外,可根据情况施H2O2或KMNO4进行底改增氧消毒。

  在气候突变或不良的天气情况下,要多开增氧机或适当施增氧剂,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充分分解有机物,降低毒物的含量,消除减少有害微生物,提高供给虾体生活的优良环境。
(本文已被浏览 3359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