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国内水产国际水产市场动态业界动态水产养殖水产种苗水产药品水产设备水产加工水产出口水产灾害农业气象水产养殖百科特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技术行业资讯企业报道科研院校科技动态展会交易会政策法规行业百科风云人物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养殖宝典特种养殖合作社专题其他专题营养美食致富经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最新商机技术交流

通威股份总裁严虎:一个勇往直前的变革者

2023-12-15 13:27| 发布者: 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 查看: | 评论: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编者按:作为公认的中国水产龙头企业——通威股份的总裁,严虎看上去是一个特别“爱折腾”的管理者。关于这一点,回顾通威近些年来的经营方针便可见一斑:2011年,严虎提出“变革创新迎挑战,激情活力促增长”;2012年又提出“营销终端、执行到位、有效经营”;2013年变为“聚势聚焦、执行到位、有效经营”;2014年则是将“各种资源聚焦集中、专业化经营、执行到位、严格实行、有效经营”。

  为此,也有媒体将严虎形容为行业中“一个勇往直前的变革者”,而他自己也坦陈:“我一直是属于喜欢挑战、敢于挑战、敢于改变困难局面的人。”一切表象都显示:通威股份在严虎的领导下,将走向一种大开大合的经营风格。但事实上,通威一如某位财经作家所形容的那样,是“一家没有故事的企业”。

  其行业地位依然坚如磐石,发展后劲绵延不绝。在“稳定”与“变革”之间,严虎与通威似乎找到了其中微妙的临界点。

  一个人在讲话时使用某个词汇的频率,往往会反映出其内心的倾向。在本报记者专访严虎的全过程中,他所提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

  ——转型与变革。经营转型、营销转型、服务变革、观念变革……当这一个又一个的“革命性”词汇令人应接不暇,你能深刻感受到这家企业的锐意进取。诚如严虎所言,通威已经连续20多年居于中国水产饲料第一的位置,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和保持冠军地位,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跟中国其它民营企业一样,通威一定程度也会经历发展和管理的瓶颈,所以企业每5年或10年都需要创新与超越。

  就个人而言,严虎亦是一个“拥抱变革”的人。他称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有过数次“华丽转身”,“每一次刷新自己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人做自己想做和喜欢做的事情绝对不会累,就算身体累,心也不会累。”

  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似乎都在印证着外界之前的评价。但人们可能忽略了,这位总裁使用频率第二高的词组是:微调与稳健。

  转型期中的预判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哪里?不是行业增速放缓,亦不是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而是“不确定性”。如果一切是可预知的,那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问题与瓶颈终会得到解决。因此在转型时期,对于未来的预判便显得尤为重要。
  
  有媒体曾问严虎如何看待目前非常热门的“互联网思维”,他的回答是:我们也逐步在尝试电子商务,但不会简单盲目地去追求这个概念。毕竟我们是传统行业,有些新东西我们要与时俱进,恰如其分地稳步推进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多去炒作、赶时髦。

  从一个小小的案例,便不难看出通威在不断转型与变革中所采取的稳健姿态。如此而言,通威是一家“保守”的企业吗?恰恰相反,在严虎看来,通威32年来经久不衰的持续发展,正是一个不断捕捉战略机遇,并在关键节点上作出准确预判与决策的过程。

  严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99年11月1日,他作为全集团第一任总会计师加盟通威。当时通威饲料年销量不到30万吨,总销售额不到5亿元。但正是在接下来的短短数年中,通威实现了从小到大的高速增长。“在扩张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从一家中小民企转型成为规范的上市公司。这对通威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平台的打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严虎介绍,伴随着企业架构的完善与管理的规范,上市公司在平台、资金、科技力量、吸引人才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站到更高的平台上,为后期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一时期,行业内许多同样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却因为业务增长、管理机制、法律规范等问题未达到上市要求,大大延缓了发展进程。而通威则把握住了机遇,利用资本市场,在养殖业、饲料业的快速增长期规范运行、规范管理,得以蓬勃发展。

  在严虎看来,通威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创业期、起步发展期、快速增长期,以及转型突破期。在每一个阶段,通威都准确地把握住了战略机遇。

  而在以企业上市为标志的快速增长期之前,首先便是通威的初始创业阶段:企业创始人、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1982年发明的网箱养鱼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和方法,这是中国水产养殖的第一次革命。通威正是以此为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国家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大好时期顺势而为,转向水产饲料,进而引领中国水产养殖革命,“对通威后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起步发展期,通威则从1992年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标准化、现代化的公司,建立起现代化的工厂。通威的大部分经营理念、原则亦在此阶段得到了定型和明确。

  从2008年开始,对外有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内则面临着农村经济和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行业经历了瓶颈和发展的徘徊期,我们也不例外。”严虎介绍,饲料企业在困惑中需要理清思路,进行转型与调整。在这期间,以刘汉元主席为代表的通威决策层,在水产行业经历发展方式变革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要企业乃至行业都要“由量的快速增长向质的增长进行转型”,进而将通威打造成“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

  严虎自豪地谈道,这也是国家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但提早一两年,我们就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领先源于专注

  在2014通威股份科技·营销年会上,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在闭幕式上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通威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面对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大概有1/3甚至2/3的时间不是在考虑做什么,而是在思考不应该做什么,要放弃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在反复设想,如何能够聚焦,如何能够聚势,如何才能够抓住重点。”
  
  对于刘汉元主席,严虎有如此的评价:“正是在他的部署下,通威始终把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作为主业和龙头产品。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可以顶住任何压力与诱惑,坚持以科技报国、以实业报国。”在严虎看来,坚持专业专注、科技领先,从对产品、养殖的研究到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再到整个产品及技术的创新和领先,正是基于这样清晰的战略,通威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企业战略落实到运营层面,通威首先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经营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以及通威自身的发展历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在任何时候,科研都要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而且还要把它切实转化到生产经营中,并给我们的养殖户、经销商和企业共同带来效率和效益,这样才真正是科技的力量。”

  谈及“科技的力量”在经营管理中的践行,严虎认为,过去在饲料产品本身,就体现出通威在产品和技术研发上的科学性和绝对优势。但随着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多技术要进一步突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社会财富。其中包括从新原料的使用、营养技术的优化、加工技术的提升,特别是围绕养殖的相关科学技术,都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以推动养殖业的转型以及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特别是近几年,从提供一个好的产品逐步向提供科学的服务、种苗、动物保健、环境设施的改造方案,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转型,我们在这几年的营销转型也好,经营转型也好,都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进行。”严虎分析说,现代水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的行业,因为鱼类生活在水中,看不见、摸不着,品种还很多,超过许多其它养殖品种,区域及水温差异大这就直接要求行业在科技方面采取更大的投入。

  正因如此,针对行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通威在定位于做好动物营养本身的情况下,全面向围绕养殖全过程中的产品、技术与服务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公司也由普通销售向营销转型,由营销向服务营销转型,再由服务营销向科技服务营销转型,未来还将向价值营销转型。这一切,都是为了逐步改变传统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国现代渔业的发展。

  稳定是变革的基础

  严虎说:“通威作为水产饲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责任、压力、动力促使我们必须去变革。”变革的前提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是“穷则思变”,但通威往往在远未走到这一步之时便“主动求变”,前提则是“稳中求变”。
  
  近些年来,严虎的确对通威股份实施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第一,公司在投资发展战略上进行微调。把资金资源集中投资在饲料主业上,适度的控制了后端的食品投资,强化了前端的种苗、动保、渔业设施养殖及科研等投入,加快了海外发展。第二,激活了团队,选好人、用好人、用活人。第三,建立起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让员工自愿为公司工作。第四,加大科技投入,长期坚持科研经费上不封顶,全面与行业产业链上的各高校、科研机构及专家合作,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第五,全面推进营销变革。第六,进一步实现经营及管理变革,进一步明确优先发展水产料,重点发展猪料,有选择性地发展禽料,要求专业专注、聚势聚焦。

  变革来得不可谓不剧烈。按照严虎的说法,三年内通威的营销人员几乎增加了两倍,由原来1000人左右增至现在的3000多人。不但人数增加,人员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除了少量优秀人员未作变动之外,根据新的营销变革要求,几乎所有人员都进行了轮岗和转换。

  但他却并不认为这很突兀。通威明确的战略定位、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及稳健的管理团队,为变革创造了稳定的条件:“通威的团队一直以来都非常优秀,只是需要更新大家旧的观念和认知。主要的研发、管理团队80%~90%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员流失非常少,相对很稳定。并且我们的管理构架、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一直都很规范。”

  在此转型阶段通威股份首先做的,依然是把集中聚焦做好现有饲料业务作为进一步创新、提升的基础,随后才是加大在种苗和养殖技术上的战略布局。

  而在严虎规划中更重要的第二步,即让通威研发的技术、运营和服务全面围绕养殖全过程进行渗透、投入和发展,其中诸如动物保健、水环境改善、渔业设施、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养殖模式的提炼和推广等,亦是通过几年的逐步打造,方才基本成型。

  针对中国不同的区域养殖特征,通威则是“抓住几条核心鱼,在三大养殖核心区域进行重点布局”。同时,严虎认为通威所要做的,更多是提供养殖模式方案和技术,让养殖户可以快速复制,更加标准化的运行,从而以科学的技术方法代替传统的养殖习惯。同时,正是基于近年来在海外已经发展的项目取得的良好经营成果,通威明确提出了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和力度。“我们
短期的规划,是继续巩固和提升通威在水产饲料的第一品牌;中期的规划,是成为现代渔业养殖的综合服务商;长远的规划,则要成为世界级的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严虎介绍。

  下半场战术

  “2015年及更长远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变革;围绕中期战略和长远战略实现路径和方法的落地;围绕通威成为现代渔业综合服务商,推进科技服务营销和价值营销;全面围绕养殖户利益,通过渔光一体、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单位产量、效率;全面提高水产品的品质,获取新的盈利增长点。”
  
  对于通威正在经历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转型突破期,严虎又将其分为“上半段”与“下半段”。他认为,通威目前已经进入创新超越的“下半段”。

  而“下半段”主要特征是:从2013年到2014年,养殖行业不稳定,许多养殖户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二是养殖行业仍然处于高度分散、小规模经营的现状。此外,饲料企业数量仍然很多,规模参差不齐,且在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出现了产能过剩。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威仍然实现了量利双增。“首先是我们在技术的研发、创新突破上比同行、比一些中小企业取得了更多的优势,第二是大企业在采购平台、资金平台以及在经营管理上有优势。”严虎分析。
  在他看来,行业在未来几年仍将面临较大的转型。未来水产养殖业会向适度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饲料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由简单的产品竞争、营销竞争逐步转向科技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竞争,最终在系统的竞争能力上体现出企业之间的差异。

  “从国内、国际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无不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细分领域做到又专又深,或纵向产业链一体化才能实现最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要在保持高度的专业专注的基础上,逐步打造集养殖、饲料、食品与光伏一体的光伏农业产业链模式。一个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经久不衰。针对目前的行业格局,我们完全有信心继续保持领先和龙头地位。”严虎认为,目前水产养殖行业的人才相对缺乏,而通过通威大学,公司已经在快速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上下工夫,进而形成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人才优势。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在大企业集团之间不会差异太大,谁能在未来真正拥有人才,将是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展望未来,严虎谈道:“我们要把新的重任和历史使命,把发展的责任、变革的动力和压力,通过逐步选拔一些年轻、具备新思想、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将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战略思想继续深化下去。”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