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国内水产国际水产市场动态业界动态水产养殖水产种苗水产药品水产设备水产加工水产出口水产灾害农业气象水产养殖百科特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技术行业资讯企业报道科研院校科技动态展会交易会政策法规行业百科风云人物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养殖宝典特种养殖合作社专题其他专题营养美食致富经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最新商机技术交流

8斤卖1780元!高档鱼人工养殖在青取得突破,你可能很快会吃上

2023-12-15 13:26| 发布者: 半岛网| 查看: | 评论: 0

半岛记者 韩小伟

在北京上海等地,有这样一类高档餐馆,他们专收海钓者钓上来的海鱼,来满足一些口味极其挑剔的老饕们的胃口。在这些鱼中,有一种让老饕们赞不绝口的美味——黄条鰤,肉质细腻润滑,制成的生鱼片口感极佳,常被作为压轴大菜。因此,黄条鰤成为沿海钓友海上施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在电商网站上,3.5-4千克的黄条鰤售价高达1780元。

养殖业对这种鱼“觊觎”已久,不过,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努力,至今仍没能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日前半岛记者获悉好消息,岛城科研专家带队实现突破,预计三五年之内,这种鱼将实现产业化,届时会登上普通市民的餐桌。

黄条鰤属于高档食用性鱼类

黄条鰤肉质细腻滑润、味道独特,属于高档食用性鱼类,在日韩料理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其肉鲜美,味道独特,除可生食外,更可炖、烤制成特色菜肴,其野生黄条鰤由于捕捞、钓期较短,捕捞困难等因素,在各大高档酒店销售的价格不菲。

黄条鰤是一种大洋性鱼类,随季节变化做周期性洄游的鱼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黄条鰤有体型大,摄食量大,生长快等特点,在我国辽东半岛多称其为“黄犍子”“黄犍牛”,因其力大无穷犹如犍牛而得名。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人工繁育黄条鰤的试验,但人工繁育技术均不成熟。

黄条鰤是黄海海域自然分布产卵繁衍的唯一大型鰤属鱼类,具有体型大、生长迅速、营养丰富等特点,经济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不过,多年来黄条鰤苗种规模化生产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鱼苗死亡率过高。

日前,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富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

要养殖黄条鰤?难得很

黄条鰤是一种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喜欢海钓的市民可能认识这种鱼,在青岛周边海域,黄条鰤的身影每年都会出现。每年四五月份,黄条鰤跟着面条鱼渔汛一路前行,6月份到达北黄海产卵;鱼卵不断发育,在9月份长成1斤左右,随即离开近岸进入深海。在春天到秋天的这段时间里,有渔民在捕捞面条鱼时可能捕获黄条鰤,也可能在9月份捕获1斤左右的黄条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不过,近年全球范围内黄条鰤自然资源严重衰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禁止捕野生苗种。我国资源衰退更为严重,十年前我国野生苗种收购出口每年达100万尾,日本养殖者常常在我国收购野生苗种。而近几年野生苗种捕获量下降到10万尾以下。

这种能长到几十公斤的深海鱼,体型大、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可以媲美金枪鱼、三文鱼,黄条鰤自然成为养殖业的“目标”。不过,要成功养殖黄条鰤,首先要突破人工繁育这道坎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目前,国际上黄条鰤规模化繁育研究尚未突破,养殖用苗种生产还是难题。近年,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黄条鰤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开发,但各国研发进展较为缓慢,养殖业主要依赖野生苗种,这对自然资源衰退将会产生持续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柳学周研究员瞄准了黄条鰤这种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的宝贵价值,从2013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

“这种鱼很特殊,难以养活,死亡率很高。”日前柳学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介绍,黄条鰤应激反应十分强烈,科研人员捕捞时,鱼很容易受惊而产生痉挛,死亡率较高。此外,科研人员发现,黄条鰤“一刻闲不住”,不停地在水中游动,其体型较大,游动起来力道也非常大,亲鱼体重都在10多公斤以上,就算是成年男子抱着一条鱼,只要鱼一甩尾,人就可能被甩倒,由此,黄条鰤也被称其为“黄犍牛”。所以,养这种鱼需要大而深的养殖池,即使这样,有时也会因惊吓狂奔而撞得头破血流。它还是一种凶猛的鱼类,“大鱼咬小鱼”现象非常明显,在育苗过程中彼此间往往互相撕咬,使得鱼苗死亡率很高。

“虽然以往能够培育一部分鱼苗,但因为死亡率太高,出苗率低,平均下来,育苗的成本居高不下,这样子就没法推广大面积养殖。”柳学周说。

从水泥池到池塘找到“答案”

据了解,日前,“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专家们查看了相关试验记录和黄条鰤亲鱼及苗种,并取样测量、计数,确认课题组利用黄条鰤专用亲鱼池现保育4-5龄成熟亲鱼328尾,通过人工综合调控达到自然产卵;采用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方法,使用自主设计建造的室外工程化小型连体池塘系统,共培育出平均全长4.7-8.6厘米的黄条鰤苗种40.32万尾,首次实现了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苗种规模化培育的成功。

“这一段话里,其实包含着我们多项专利技术,可以说正因为这些专利技术,才能取得苗种规模化培育的成功。”柳学周介绍,2013年开始捕捞、收购了大量野生鱼,但驯化过程中很多鱼死亡;到养成亲鱼、实现人工产卵繁育,已经是2017年。

这是个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他介绍,本来试验是在室内水泥池内进行,为了能让黄条鰤找到“在深海的感觉”,不断从温度、光照、水流、营养等环节努力,提供其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2018年科研人员尝试了室外池塘育苗小试验,效果良好。到该项目验收时,试验场所已经挪到了自主设计建造的室外工程化小型连体池塘系统中进行,并初步获得突破。

“目前,我们在水泥池内的试验结果表明,苗种规模化培育难度大:光抽换水能源、人工管理等费用就很高,核算下来总成本过高,但鱼苗成活率却很低。最后我们改变了育苗方法,借鉴蔬菜大棚原理,构建了‘蒙古包’式‘工程化池塘’,在户外池塘上面盖上塑料膜,利用太阳能调节里面池塘的水温。”柳学周介绍,应对育苗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科研人员逐一找到了应对方法,比如为保证苗种早期饵料营养全面,在池塘内生态培养多品种的天然浮游动物;为避免这种鱼“自相残杀”,会不断将大小不一的鱼苗分开等等。他介绍,今年培育的这些鱼苗,在科研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今年秋天就能长到体重700克/尾左右,经第二年养殖,即可长到3000克/尾左右,生长速度非常快。

数年内可实现产业化

作为一道世界性难题,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繁育黄条鰤,直到2015年,数据显示,一年的繁育量也才仅仅数万尾。柳学周说,“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项目推进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突破,今年池塘收获鱼苗40万尾,明年将向百万尾冲刺。

接下来,据介绍,科研人员将致力于量化工作,同时,在规模化育苗基础上研制专用配合饲料,“试验阶段应用的是生物饲料,但要形成规模化养殖,必须使用配合饲料。”柳学周说,预计在三五年之内,伴随着育苗单位的增加,黄条鰤人工养殖可逐步实现产业化。

据悉,研究团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试验基地保育有300多尾黄条鰤亲鱼,明年将继续开展规模化育苗,届时,养殖范围将在青岛等地逐渐扩大,“青岛籍”黄条鰤很快将登上市民的餐桌。

对于国内海水养殖产业,黄条鰤将不仅仅是一种深海鱼类。

“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项目实施中,在大连,市场对这种鱼类需求旺盛:黄条鰤产品供不应求,养殖户不断降低商品鱼的出厂标准,最终4斤的鱼都被取走销售。“仅仅合作企业一家就能够消化数十万尾鱼苗,证明目前阶段尚不需要考虑市场饱和因素。”柳学周说,黄条鰤在西方国家的食用方式主要是烤鱼排,东方人则是以“生鱼片”为主,以黄条鰤优良的品质作为基础,完全可以依托目前已经成熟的冷链物流技术,将产业链条做大、做长。

另外,“黄条鰤工程化池塘育苗技术”开辟黄条鰤苗种规模化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路径,对今后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是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近岸生态环境和资源减退的压力增大,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方向。柳学周说,近年来我国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适合养殖的优良品种很少,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

正因如此,黄条鰤将可能是一个非常切题的“答案”——黄条鰤特别适应深水大网箱养殖等养殖模式,其苗种繁育的成功将摆脱长期依赖野生资源的局面,为我国深远海养殖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优良养殖资源。目前,国际上已成功开发的大洋性经济鱼类包括大西洋鲑、五条鰤等,其中挪威大西洋鲑养殖产量超过120万吨,日本五条鰤养殖产量也高达10余万吨,黄条鰤或许将成为类似的“中国标志”。(出处:半岛网)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