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生猪仔猪家禽特种养殖牛羊牧草饲料养殖技术

丁酸钠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肉鸡肠道粘膜修

2023-12-13 00:15| 发布者: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查看: | 评论: 0

   (王阵峰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一、 试验目的:研究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丁酸钠,观察丁酸钠对感染 E.tenella 肉鸡的肠道 粘膜的修复作用。

  二、 试验材料:

  1.艾维因肉鸡:0 日龄时艾维因肉鸡购于福州大福有限公司闽侯大福孵化中心,饲养于 用熏蒸消毒法消毒的无球虫环境中。

  2.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强毒株:由华南农业大学寄生虫实验室分离纯化保存, 孢子化后保存在 5%重铬酸钾溶液中,并放在 4℃冰箱中保存。

  3.丁酸钠(丁壮素 Sodium butyrate):禽类专用 ,新奥(厦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4.饲料:购买于福州天鹏饲料有限公司,有 510 肉用仔鸡前期配合饲料(鸡花料)和

  511 肉用仔鸡中期配合饲料(肉中鸡料)两种

  5.治疗球虫药物:三字球虫粉(Sulfachl orpyazine Sodium Soluble Powder),即(磺胺氯吡 嗪钠可溶性粉),购于中瑞合资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三、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买回来的刚孵化 0 日龄艾维因肉鸡在育雏室暂养一周后,随机分成十二组, 分组时要求挑选身体健康,羽毛丰满有光泽的小鸡,体重相差在±10g,公母各半。并称量 每只鸡体重,按实验分组情况每只分别口服感染 0.5×104 个和 1.0×104 个 E. tenella 孢子化 卵囊。

  采用平养方式饲养,饲养管理按常规免疫程序。分组情况见表 1 表 1 实验分组、日粮中添加丁酸钠、感染 E.tenella 数量

  2. 测定指标与方法:

  肉鸡生长性能的测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记录每天各组饲喂的饲料重,每次取材之前 称量每只鸡体重并记录。计算饲料报酬。

  粪便记分:参照 Morehouse(1970)的标准,在感染球虫后的第 5、6、7、8、9 天观察各组 的血便情况,并给各组的血便记分。粪便正常记 0 分;平均每天每组出现多少堆血便就分别 记为多少分。

  盲肠病变记分:参照 Johnson and Reid(1970)标准。病变记分标准按 5 级记分: ①无卵囊, 盲肠正常,记 0;②有卵囊,盲肠黏膜稍增厚, 有少量散在性出血或少量血样肠内容物, 记 1 分;③有卵囊, 盲肠黏膜增厚, 有明显的出血或有明显血样肠内容物, 记 2 分;④有卵囊, 盲 肠黏膜增厚, 有大量的凝血块或血样肠芯, 记 3 分;⑤鸡因球虫病死亡或有大量卵囊, 外观 盲肠呈酱油色(或小肠中部变粗, 从浆膜面可见许多暗红色的淤血斑和灰白色点状坏死灶, 黏膜面呈绯红色),肠管明显肿大,内容物形成明显的血样肠芯, 记 4 分。

  肉鸡死亡率的测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死亡情况,记录各组的死亡只数, 计算死亡率。

  肠道粘膜变化与肠壁厚度、绒毛长度的测定: 根据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生活史,于感染 后的第 7 天(14 日龄)的每组各剖检 5 只,以后每隔 7-10 天每组剖检 5 只,直到饲养至日

  龄 52 天左右。采取颈部动脉放血处死,观察各种器官的变化,特别是肠道的变化,主要是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的病变,分别各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3-5cm 固定 在浓度为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通过不同浓度的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 作组织切片进一步观察肠道粘膜的情况。采用 HE 法染色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肠 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病理变化、球虫感染后的肠道粘膜的变化并拍照,在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肠壁厚度、绒毛长度等。

  三、 结果与分析: 1.丁酸钠对各组肉鸡饲料报酬的影响见表2 

  表 2 各组肉鸡饲料报酬的影响

  备注:分组的“丁酸钠”指第 1、2、3、4 组,“丁酸钠+抗球虫药物”指实验第 5、6、7、8 组,“感染”指

  第 9、10 组,“空白”指第 11、12 组。“丁酸钠 0.1%”指第 1、2 组,“丁酸钠 0.2%”指第 3、4 组,“丁酸 钠 0.1%+抗球虫药”指第 5、6 组,“丁酸钠 0.2%+抗球虫药”指第 7、8 组。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病主要对肠道粘膜造成损伤,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饲料转化率也随之降低,使得料肉比升高。实验中使用抗球虫药物治疗,同时在日粮中添加 0.2%丁酸钠不加球虫药组的料肉比与感染对照组相比低 0.16(P>0.05),添加 0.1%丁酸钠并 添加抗球虫药组比感染对照组、只添加 0.1%丁酸钠未使用球虫药物组分别低 0.14、0.18 

  (P<0.01),而空白组最低,因此说明丁酸钠对肠粘膜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促进营养物质 的吸收,从而降低肉鸡的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2.粪便记分情况见表 3

  表 3 各组粪便记分情况表

 

   3. 肉鸡盲肠病变情况见表 4

  表 4 各组盲肠病变情况表

 

  在感染E.tenella肉鸡的日粮中添加0.1%、0.2%丁酸钠能减轻盲肠病变,减少血便的排出。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病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及其附近的肠道组织,因此主要病变 也集中在盲肠,盲肠病变记分是对病变严重程度的最直接反应。从实验的结果看,第9、10 组的病变记分最高,这2组的病变相对最严重,其他的实验组因为在日粮中添加有丁酸钠, 它可以作为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快速能量源,促进肠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维持小肠黏膜上皮 细胞结构完整性, 维持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促进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维护肠黏膜的 正常的机械屏障作用,对肠粘膜起到快速的修复作用,因此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能对肠粘膜 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减轻盲肠病变,降低鸡群的死亡率。

  5.丁酸钠对肠绒毛和肠壁厚度的影响见表 6

  结果:空白对照组(11、12)的十二指肠肠绒毛长度明显长于其他组,比感染对照组(9、

  10)组长 461-492μm(P<0.01),比添加丁酸钠组(1、2、3、4)长 255-359μm(P<0.01), 比添加丁酸钠和抗球虫药物组(5、6、7、8)长 125-332μm(P<0.05)。十二指肠肠壁厚度 以第 9、10、11、12 组的最厚,明显比其他组厚。空肠绒毛长度空白对照组(11、12)和另 外其他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空肠肠壁空白对照组(11、12)明显高于感染对照组(9、 10)(P<0.01),其他组同感染对照组(9、10)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感染对照组

  (9、10)回肠肠绒毛长度和肠壁厚度同其他各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第 11 组肠绒

  毛长度同其他各组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空白对照组(11、12)盲肠绒毛与第 1-10 组相比(P<0.01),空白对照组(11、12)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添加丁酸钠 0.2%和 抗球虫药物组(7、8)盲肠肠壁厚度明显增厚,比感染对照组(9、10)厚 48-60μm(P<0.05)。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病发病主要集中在感染后的 5-10 天,10 天后鸡只不死 亡便可耐过,并迅速恢复。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的空白对照组的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长度 明显长于其他组,但是感染对照组的长度最短,这也应该是丁酸钠对促进肠道粘膜上皮细胞 增殖和滋养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原因。空白组、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并使用抗球虫药物组回肠 肠绒毛长度差异不大,但是明显长于只添加丁酸钠组的肠绒毛长度,感染对照组的回肠绒毛 长度最短,说明丁酸钠对肠粘膜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6. 丁酸钠对感染 E.tenella 肉鸡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的观察

  盲肠是肉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 tenella)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本实验中,14 日龄时, 除空白组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日粮中只添加丁酸钠组,在盲肠肠腺及其附近发现大量 球虫虫体、裂殖体、球虫卵囊,寄生部位的肠腺大部分消失,粘膜破坏严重,绒毛几乎全部 脱落,仅存的也是断裂或残缺不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和使用抗球虫药物组,在盲肠肠腺及 其附近发现少量球虫虫体、裂殖体、球虫卵囊,肠绒毛部分脱落或断裂,肠腺清晰。感染对 照组,整个肠粘膜层几乎完全脱落,出现固有层裸露现象,在残存的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和肠 腺内有数量不等的裂殖体侵入,有的肠腺上皮细胞膜破裂,肠腺结构破坏明显或完全被破坏, 肠腺轮廓消失,被大量的球虫裂殖体和卵囊所占据,肠腺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肠腺细胞 内有大量大小不等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裂殖体和卵囊。日粮中添加丁酸钠的空白组,肠绒毛 正常,肠腺发达,数量明显增多。24 日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受损部分基本修复完 好,严重损坏部分已经被增生的肌肉组织取代。

  在实验中发现,24 日龄时,在日粮中只添加 0.1%丁酸钠组的盲肠未发现球虫及其裂殖 体,在日粮中只添加 0.2%丁酸钠组在肠腺和绒毛上皮均寄生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及 其裂殖体或卵囊,而且大部分肠腺消失,或残留的一部分呈空泡状。这是日粮中添加 0.2% 丁酸钠对盲肠粘膜的修复作用使病变时间延迟,还是来自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再次感染造成 的,值得进一步研究找出为什么感染后 14 天盲肠还有明显病变。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和使 用抗球虫药物的实验组,盲肠绒毛相对比较完整,有少部分脱落或断裂,腺体大部分消失, 肠腺及其附近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及其裂殖体或卵囊。感染对照组的肠腺及其附近和 绒毛上皮均有大量球虫虫体、裂殖体、卵囊,腺体消失,粘膜层破坏严重。日粮中添加丁酸 钠空白组,在肠腺和粘膜上皮亦发现有少量球虫、裂殖体寄生,肠绒毛很少量脱落或断裂。 空白组发现球虫应该是饲养环境饲养人员饲养过程中传播污染造成的。 

  在 24 日龄时,即感染球虫后第 14 天,耐过鸡应该对球虫已经产生免疫力,肠粘膜修复 完好,对肠粘膜的损伤消失。为什么在盲肠中发现数量不等的球虫和裂殖体,究竟是环境二 次感染的结果,还是添加丁酸钠后对肠粘膜的修复作用,促进小肠肥大细胞增殖,提高小肠 粘膜的免疫水平,使球虫在寄生部位造成的病变时间推迟呢?值得进一步研究。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