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虾类养殖龙虾养殖对虾养殖青虾养殖罗氏沼虾养殖基围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斑节对虾养殖

安徽池州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圩:“小龙虾+扶贫”跨入北上广实现水产品脱贫增收梦

2023-12-12 13:55| 发布者: 中安在线池州频道| 查看: | 评论: 0


作者:莫双喜 项倾 编辑:李琪

东至县大渡口镇新丰圩村地处大渡口镇东部,东南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西与大联圩接壤,北靠318国道和沿江高速。全村辖8个行政村民组,人口4200人。

全村共有耕地8000余亩,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产品。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出现土地无人耕种的局面。为解决此问题,新丰圩村积极引导,发展培养大户,将土地从一家一户零散种植集中流转到大户手中,并引导种植大户调整种植结构,截至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6800余亩。

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寻找制约瓶颈

新丰圩村靠近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升金湖,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产业。自2015年底起,随着国内粮食市场行情走低,该村党总支书记姚礼彪意识到,农民增收不能仅仅发展单纯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要想办法开拓增收的渠道。梅家标,系新丰圩村南三组村民,家庭人口四人,儿子今年24岁,患先天性多重残疾,无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女儿现在大渡口中学高三就读。妻子患多种慢性病,身体不好,家庭经济一度十分困难,2014年建档立卡成为贫困户。

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在村委会的支持、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梅家标开始了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种植。开始土地流转的头两年,一方面因为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其次,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让种植大户觉得有利可图。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取消了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加上国内粮食市场行情的走低,让这些种粮大户们对未来的路不知该怎么走了。

大力扶贫,心系农户,转变思路,调整种养结构

此时,新丰圩村党总支书记姚礼彪意识到,是时候转变思路,调整种植结构了,不能仅仅发展单纯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了,要开拓新的增收渠道了。2016年,姚礼彪书记流转了100多亩稻田,开始试点稻渔综合种养,那一年,虽然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但是龙虾的收获还是让大家感觉到,发展一稻一虾的模式是一条好路子。2017年,全村稻渔种养面积2000亩。

梅家标多方取经学习,决定也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搞养殖,对于梅家标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且不说技术问题吧,就说前期投入的,那不是一点点小钱啊,他心里也在打鼓啊。但是他有勇气,虚心向周边同行求教。第一年,开挖的80亩养殖面积里,收获龙虾12000斤,毛收入近20万元,让他看到了希望。

2016年,该村开始试点在水稻田里养鳜鱼和小龙虾。稻鱼综合种养是以40亩、60亩水稻田为一个单元,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型水沟,沟中养殖,田中种稻,实现稻鱼虾共生。鱼虾池中的肥水供水稻生长,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化肥,水稻的秸秆又是鱼虾过冬最好的场所。

新的生产模式一经试点成功,便在该村推广开来,截至目前,该村流转的6800余亩稻田已有4000亩被改造成稻虾混养。2017年,该村组织成立了东至县联丰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35人,均为新丰圩村的种植大户和水产养殖户,是安徽省小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主要技术模式:主要采取一季稻一季虾的模式,亩产小龙虾100公斤左右,高的达到200公斤,水稻单产510-700公斤。生产性能: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既牢牢地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分别减少55%、50%),生产的水稻品质大大提高,同时采取小龙虾的养殖,每亩增加产值3000元以上,有效地增加了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收入。按照亩产小龙虾100公斤、水稻500公斤计算,每亩产值4400元,利润2450元。

真心扶贫,脱贫增收,“小龙虾+扶贫”成美谈

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6800亩,受益群众全村1050户,其中贫困户96户,户均增收3000元。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贫困户梅家标流转土地160多亩,2018年该户发展稻虾混养面积80亩,每亩产龙虾150斤,毛收入近20万元;贫困户焦庆明利用扶贫贷款5万元入股参与鳜鱼养殖,年实现增收2万元;周边村及大联圩均开始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龙虾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年龙虾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最远可到三千公里以外的东北三省。(通讯员:马民新)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