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之苗种培育技术介绍

2023-12-11 13:56| 发布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 查看: | 评论: 0


  一、鱼苗培育
 
  黄颡鱼在出膜后即进入暂养池进行暂养。暂养池用小水泥池或用40-50目的网片做成的小网箱均可,暂养池的面积可大可小,80-300平方米均可。暂养黄颡鱼鱼苗的水体,要求水质清,水体溶氧丰富。
 
  黄颡鱼鱼苗在刚孵化时,卵黄囊较大,需要好过4-6天,卵黄囊才能消耗殆尽。黄颡鱼开始摄食是在出膜后5-6天,暂养时投喂的时间应在出膜后4-5天才进行。在暂养前4-5天,每天用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动物进行投喂,投喂方法采用少量多次。在暂养的第5-6天,即可加喂少量的水蚯蚓和碎鱼肉等。在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苗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捞出残饲及死鱼苗,防止暂养池或暂养网箱中的水质因缺氧而恶化,造成大批死鱼。孵出的黄颡鱼鱼苗经过10天左右的暂养,长到20-25毫米后,可将鱼苗移入鱼苗培育池进行培育。
 
  (一)培育池清整消毒
  黄颡鱼鱼苗培育池不宜过大,培育池的适宜面积为1-2亩为宜。面积太大,投饲和管理不方便,水质的控制也比较困难;面积太小,水温和水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培育池水深保持在0.8-1.2米,不宜过深。培育池应选在靠近水源且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通风向阳的地方。培育池池底以粘土底质较好,淤泥不宜过深,平均深度最好不超过10厘米。淤泥过深,容易造成鱼苗培育池缺氧。
  黄颡鱼鱼苗在下池前10-15天,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鱼苗培育池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杀灭池水中的寄生虫及虫卵、霉菌等敌害。清塘消毒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采用干法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50-60千克(池水深保持6-10厘米),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130-150千克(池塘中保持水深1米左右);漂白粉清池的用量为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30%)20克。
  在用药后的7-8天,要用粪肥培肥鱼苗培育池中的水质。一般每亩施粪肥250-300千克。施肥后3-5大,待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时,即可将黄颡鱼鱼苗放入培育池中。
 
  (二)放养注意事项及放养密度
  1.放养注意事项
  黄颡鱼鱼苗在进入培育池之前,必须在鱼苗暂养池中饱食后在下塘。可在鱼的暂养池中投喂一些适口的饲料,如水蚯蚓、绞碎的鱼肉等。经过饱食后的黄颡鱼鱼苗,在进入鱼苗培育池时,体质会更好。
  黄颡鱼鱼苗在进入培育池前,要先进行密集锻炼,使鱼苗的体质更健壮,减少鱼苗在下池后的死亡。
  由于培育池中使用过清塘消毒药物,因此鱼苗在进入培育池之前,应先进行试水,以确定培育池中的药性是否消失,或是否对鱼苗构成威胁。方法是在鱼苗进入培育池的前2-3天,在培育池中架设一个小网箱,在网箱中放入几尾鱼苗,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如果鱼苗活动、摄食正常,即可下池。
  在将鱼苗转入鱼苗培育池时,要测量鱼苗暂养池与鱼苗培育池中的水温是否相差太大。如果两者之间的温度相差太大,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更改下池的时间。
  2.放养密度
  黄颡鱼鱼苗有集群活动和觅食的习性,因此,在鱼苗培育期间,要适当加大放养密度。鱼苗的放养密度为5万-8万尾,如果鱼苗放养过稀,不仅培育池的水体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也不利于训练鱼苗的集群摄食,同时还会降低鱼苗对饲料的利用率和鱼苗的成活率。适当加大鱼苗的放养密度,既能够充分利用鱼苗培育池的水体空间,也加大了鱼苗摄食的机会和强度,提高鱼苗的成活率。适当加大鱼苗的放养密度,还可充分利用鱼苗集群的习性,对鱼苗进行驯食,从而提高鱼苗对人工饲料的利用率。适当加大黄颡鱼鱼苗的放养密度,从鱼苗阶段即开始对鱼苗进行驯食,这对鱼苗转出培育池后,进行成鱼饲养也有一定益处。黄颡鱼鱼苗的培育,一般采用专池专养,还可以在鱼苗下池后15天左右,每亩搭配规格为8-12厘米的白鲢400-500尾。
 
  (三)食性特点和饲料投喂方法
  1.食性特点
  黄颡鱼鱼苗在人工控制的水族箱中和在自然条件下的江河、池塘中,都能同样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通过对比在强光水体和弱光水体的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实验发现,黄颡鱼鱼苗在暗、弱光条件下(即水体透明度为20厘米),胃中食物的充塞度为5级;在强光条件下(即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时),鱼苗胃中的食物充塞度一般为1-2级;如果在强光水体中加放一些物体遮光时,鱼苗胃中的食物充塞度可达到3-4级。
  黄颡鱼鱼苗在体长为3厘米以下时,其摄食方式滤食为主;而体长在3-6厘米时,其摄食方式是吞食和滤食并存;而体长在7厘米以上时,则摄食方式主要为吞食。
  黄颡鱼鱼苗在体长1.5-3.5厘米这一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其无节幼体、水蚯蚓等。当体长达到4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转入以摄食人工饲料为主,同时还少量摄食一些较大的水生、陆生生物.如水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
  2.投喂方法
  依据鱼苗食性的特点,可以确定鱼苗的投喂时间和投喂量。在黄颡鱼鱼苗转入培育池后,开始在培育池的四边、四角或搭设的饲料台周围,集中投喂绞碎的鱼肉或螺、蚌肉等;待鱼苗长到3-4厘米时,即可将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状后进行投喂。黄颡鱼鱼苗喜欢集群和贴边活动,因此投喂的地点要选在鱼苗集群较多的池边和池的四角,搭设的食台也要靠近培育池的池壁和四角。
  投喂要定时,使鱼苗养成按时集中摄食的习性。投喂量要适中,以鱼苗在1-2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饲做到少量多次,一般每大投喂3-4次。当鱼苗体长达到4-5厘米时,可投喂粒径为1.2-1.5毫米、破碎了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所投喂的饲料蛋白含量为36%。黄颡鱼鱼苗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为:鱼粉16%、豆饼35%、二等粉30%、玉米粉10%、粉糖9%。
  黄颡鱼属于底栖性、杂食性偏肉食性的鱼类。鱼苗阶段喜欢集群,并喜欢在暗、弱光条件下摄食。进行鱼苗的人工培育时,一般在培育池内集中投喂饲料后约3-4分钟,黄颡鱼鱼苗即可出现集群和强烈摄食的现象。
 
  (四)培育的日常管理
  1.鱼苗培育池水质管理
  黄颡鱼鱼苗培育池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培肥池水和池水水质调节。
  黄颡鱼鱼苗培育池在施用过清塘药物之后的3-4天,即应开始施肥,培育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黄颡鱼鱼苗在体长为25-5厘米时,虽然也摄食一些人工配合饲料,但其在池塘中仍以摄食天然饲料为主。因此,在黄颡鱼鱼苗的培育期间,培肥池塘水质,增加培育池中的天然饲料的种类和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黄颡鱼鱼苗的培育池,由于要定期施用肥料,因此池水的肥度较高。在施肥肥水时,如果天气晴好,水温较为适宜,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量迅速增加,会导致池水水质变差,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因此,在黄颡鱼鱼苗培育池中,要定期注入新水,使池水水质经常保持肥、活、嫩、爽,有利于黄颡鱼的生长。
  在鱼苗的培育过程中,由于鱼体的不断增长,应逐渐加深培育池的水深。使鱼苗培育的初期,池水水深以0.9米为好,以后逐渐加深到1.3-1.5米。
  2.投饲管理
  随着黄颡鱼鱼苗的不断生长及池塘中天然饲料逐渐衰落,仅靠池塘中的天然饲料已不能满足从黄颡鱼鱼苗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在黄颡鱼鱼苗培育的中后期,应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的地点要集中在搭设的饲料台用围。投喂量为池塘中黄颡鱼鱼苗体重的3%-5%左右。投喂的时间为上午、中午、下午各1次。同时,由于黄颡鱼有喜暗光的习性,因此在鱼苗培育池的四边及四角处,要人为地种植-些水草,使黄颡鱼鱼苗能在暗光条件下进行活动和摄食,促使黄颡鱼鱼苗增加摄食量,使其能快速生长。
  3.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管理
  黄颡鱼在鱼苗阶段,由于鱼体较小,体质弱,极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如果培育池中的水质恶变,或者是投喂的饲料不适口、营养不全等,就会引起黄颡鱼鱼苗患病。因此,在黄颡鱼鱼苗阶段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黄颡鱼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调节培育池的水质。调节培育池的水质,包括定期注水和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杀菌。定期注水,可以保持培育池中的水质清新,溶氧含量高,适宜于黄颡鱼的生长。定期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可杀虫、杀菌,达到改良培育池的水质、减少致病因子的目的,避免黄颡鱼鱼苗受病害的侵扰。
  同时还应注意每天巡塘,如果发现鱼苗有异常活动的现象或有病害发生,则应立即分析鱼苗发病的原因,并进行治疗。
 
  (五)苗种运输
  黄颡鱼鱼苗在达到一定的规格时,其胸鳍和背鳍上的硬刺可能会扎破充氧用的尼龙袋。针对黄颡鱼的这一特性,可根据路程的远近、运输数量的多少,以及黄颡鱼鱼苗规格,采用不同的运输方法。
  1.充氧运输
  在黄颡鱼鱼苗的运输过程中,规格在5厘米以下时,使用得比较多的运输方法是尼龙袋充氧运输。
  采用尼龙袋进行黄颡鱼鱼苗运输的载体工具有飞机、汽车、火车、轮船、单车等。尼龙袋充氧密切运输鱼苗的优点是,运输时的体积小,鱼苗装运的密度大,搬运轻便,对鱼苗无损伤,鱼苗存活率高,适合于小规格的黄颡鱼苗种运输。
  尼龙袋充氧装运黄颡鱼鱼苗的密度,应以黄颡鱼鱼苗的大小、运输时的温度以及运输时间来决定。通常温度低、运输时间短(8小时以内)、黄颡鱼鱼苗规格较小时,装运的密度可以大些;而温度较高、运输时间较长(10小时以上)、黄颡鱼鱼苗的规格较大时,则装运的密度应适当小-些。
  在利用尼龙袋充氧运输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黄颡鱼鱼苗的活动情况。有时因为黄颡鱼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密封的袋中积聚过多,容易使其产生麻痹仰游。遇到此种情况,应立即往氧气袋中冲入新水和补充氧气,使其恢复。如果麻痹过久就会发生死鱼。为了保证黄颡鱼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在长时间运输时,应同时配带小型的增氧设备,便于在运输途中换水充氧。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高,可以采用在氧气袋外加放冰块的方法进行降温处理,也可以延长运输的时间和成活率。
  2.帆布箱(袋)运输
  黄颡鱼鱼苗规格在5厘米以上时,鱼苗的胸鳍和背鳍上的硬刺已长得较为坚硬,因此运输规格在5厘米以上的黄颡鱼鱼苗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尼龙袋被其胸鳍和背鳍上的硬刺扎破,可以采用减少装运密度的方法来防止,如果有其他的运输途径和方法,则最好不用尼龙袋充氧来运输。一般使用得较多的运输方法有帆布箱汽车、火车、客货轮运输,以及活水船运输。
  帆布箱(袋)运输的优点是,可以在运输途中进行换水,适合于运程较达、运时较长和大规格鱼种的运输。用帆布箱(袋)进行运输之前,要将帆布箱(袋)认真检查一遍,把破洞或开缝处粘补好后,装入2/3的水,检查帆布箱(袋)有无破漏。检查好后,装入2/3的清水,随即装入已过数的黄颡鱼鱼苗,再在帆布箱(袋)上盖上一层网片,防止在运输途中因颠簸使黄颡鱼鱼苗溢出和跳出。在运输途中应勤观察,如果发现黄颡鱼鱼苗浮头,则采用击水板击水、加水、换水、充气等方法补充帆布箱(袋)中的溶氧。在帆布箱(袋)内,可加一个大小形状与帆布箱(袋)相同,用鱼苗网片制成的衬网,在衬网网口的四边和四角,各用一条绳子系在帆布袋架上,在衬网网底的四角和网底部,应加压砖石等重物,以免在运输送中因车子颠簸,衬网刚片浮起损伤黄颡鱼鱼苗。待到达目的地御鱼时,将衬网提起,即可将鱼苗捞出。
  利用帆布箱进行黄颡鱼鱼苗的运输时,运输的工具可利用汽车、大型客货轮、火车。
  3.技术要点
  在黄颡鱼鱼苗运输的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或运用何种运输方法,都必须严格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1)鱼苗要求体健无伤。黄颡鱼鱼苗在运输时,要选择体质健壮的鱼苗。只有体质好、无病无伤的鱼苗,才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才可以适应复杂的长途运输环境和运输前后的操作过程。体质好的黄颡鱼鱼苗,应该躯体匀称饱满,身体和鳍条完整无伤,且规格一致,游动迅速活泼。
  (2)鱼苗在运前要停食和锻炼。刚孵出的鱼苗,最好在鱼苗开始吃食前起运,如果鱼苗孵出的时间过长,而鱼苗的规格有不是很大,此时起运,鱼苗的运输成活率会降低。对于运输3厘米以上的鱼苗,在起运前的1-2天,必须进行拉网锻炼,使鱼苗预先排出肠内的粪便和减少体表的粘液,体质结实,习惯密集环境,以适应长途运输,并保持运输途中的水质良好,提高黄颡鱼鱼苗的运输成活率。一般作长途运输的鱼苗,心须拉网密集锻炼3次;短途运输必须锻炼1次即可。在运输时,不宜喂良,以免影响运输水体的水质和消耗运输水体中的氧气,降低运输的成活率。黄颡鱼鱼苗在启运之前,最好做一次袋载密度试验,选择适宜的密度作为运输时的参考,使运输效果达到最佳。
  (3)注意调好水温和水质。运输黄颡鱼鱼苗时,水温一般宜保持在15-25℃,在此范围内,水温越低越好。
 

  二、鱼种培育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2厘米培育至5-8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待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育这一阶段,而是从鱼苗阶段直接近入到成鱼养殖阶段。如果不经过鱼种培育阶段,可以减少黄颡鱼养殖的环节,但是到成鱼收获季节时,有些个体达不到商品鱼的规格,会影响到养殖的经济效益。经过鱼种培育阶段后,黄颡鱼养成时,个体大,规格整齐,经济效益较好。
 
  黄颡鱼鱼种培育方法有池塘培育、流水培育和网箱培育等几种。较常采用的方法是池塘培育,流水培育和网箱培育黄颡鱼鱼种应视条件而定。
 
  (一)池塘要求
  培育鱼种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不漏水,阳光充足。池塘面积应比培育鱼苗用的池塘稍大,以10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深度为1.5-2米,水深为1-1.5米。池形要求长方形、池底由注水端向排水端倾斜,比降为1/300-1/200,由堤角线向池中央倾斜,逐渐变深,进水口到排水口形成深水线。池底底质最好是壤土、粘土、盐碱土,最差足砾质土、粉土、沙土等。
 
  (二)放养前的准备
  鱼种池在放养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鱼池的修整、清塘消毒、清除杂草、灌注新水、培育肥水等几个方面。

  (三)鱼种放养
  要求池水水质清新,氨氮含量在0.05毫克/升以下,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放养的鱼种体色鲜艳,体形肥满匀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没有伤病,游动敏捷,窜动有力。
  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0-10000尾,应根据生产情况以及池塘条件而定,如果要求鱼种在越冬时出池,放养密度要大一些,如果要求鱼种在9月前后出池,放养密度要小一些。待鱼种长到5-8厘米时即可进行分池,进入到成鱼培育阶段。黄颡鱼鱼种培育阶段可以搭配一些白鲢苗种,以利于水质的改善。一般每667平方米水而搭配10厘米左右的白鲢100-200尾。
 
  (四)饲料
  经过培肥的池塘,水体会有一定量的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暂时可以满足黄颡鱼鱼种的饵料要求。但是,黄颡鱼鱼种的放养密度大,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增加量不能满足鱼种对饵料的需求量。因此,应当投喂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的来源有新鲜的鱼肉或螺、蚌肉的肉浆,人工配合饲料等两类。鲜活饲料来源充足,可以尽量投喂,也可以和鱼粉、蚕蛹、豆粉、麦麸等搅拌在一起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应达到40%-45%,脂肪8%,碳水化合物21%,纤维素3%。
 
  (五)日常管理
  (1)巡塘  
  每天清晨和傍晚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种括动,特别是有无浮头情况,检查吃食情况。
  (2)投喂  
  每天的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和定质。每天投喂次数为3-4次,每次具体的投喂量可根据鱼种的吃食情况和水温来确定。黄颡鱼鱼种具有贴边、沉底的特点,应当在池塘的四角或鱼种比较集中的池塘边搭设食台,食台要尽量靠近底部,离底部15-20厘米。投喂量为体重的3%-5%,要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
  (3)改善水质  
  人工投喂配合饲料,容易败坏水质,3天要清扫食台1次。经常加注新水,要求7天内必须交换1次。
  (4)鱼病防治  
  经常清除池塘边的杂草和池中的腐败物质,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注水,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杀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本文已被浏览 5813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