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一条鱼-罗非鱼 困顿中前行

2022-09-22 13:56| 发布者: 水产前沿| 查看: | 评论: 0


  罗非鱼曾被称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一条鱼,但眼下,这条鱼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文/图 编辑部 王刚 白静

  困境
    
  自前年金融风暴以来,华南各地的罗非鱼塘头价就一直呈下跌之势,目前,罗非鱼塘头价已经跌破成本,但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颓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逆转。

    7月8日下午,高要。随着当地一位饲料经销商的送货车,笔者来到了罗非鱼养殖户明哥(化名)的塘边。明哥正忙着给罗非鱼投饵,饵料刚一投下,立刻引来不少罗非鱼翻滚抢食,场面很是热闹。他养的这塘罗非鱼大部分已达到1.6斤,早已达到上市的规格,但望着满塘罗非鱼,明哥并没有太多喜悦。

    按照当日高要某加工厂所报的收购价,0.8-1斤的罗非鱼在2.9元/斤,1-1.6斤在3.3元/斤,1.6斤以上的4元/斤。但按照明哥的计算,纯投料养殖罗非鱼的成本已经达到了3.5元/斤,按照3.3元/斤的收购价,一斤罗非鱼要亏2毛钱。如果算上卖鱼时抓鱼的人工费、运输费,实际上收购价只有3.1元/斤,也就是说,卖一斤罗非鱼要亏掉4毛钱。

    由此,明哥陷入了卖也是亏,不卖也是亏的尴尬局面。

    明哥的情况并非个例。事实上绝大部分养殖户尤其是采用纯投料精养模式的养殖户都遇到了和明哥一样的问题。去年金融风暴以来,华南各地的罗非鱼塘头价就一直呈下跌之势,目前,罗非鱼塘头价已经跌破成本,但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颓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逆转。

    7月上旬,根据笔者从各地加工厂得到的消息,海南罗非鱼0.8-1斤规格2.9元/斤,1-1.6斤规格3.5元/斤,1.6斤以上规格4.2元/斤;粤西地区罗非鱼1-1.6斤规格3.3元/斤,1.6斤以上规格4元/斤;珠三角地区罗非鱼1-1.6斤规格3.2-3.3元/斤,同6月份相比,价格仍无起色。

    今年的罗非鱼养殖形势不会好,这几乎成了每一个人的共识。而这种担忧所产生的影响也通过整个罗非鱼产业链慢慢表现了出来。

    由于鱼价不好,养殖户今年的投苗积极性并不高,即使投苗,投苗的密度也有所降低。据了解,今年高要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密度降到了800—1000尾/亩。高要的罗非鱼养殖户东哥(化名)告诉笔者,往年他的80亩水面一般要养11万尾罗非鱼,但今年,他只投了5万尾罗非鱼苗,套养了一些叉尾、皖鱼等其它品种。

    罗非鱼种苗场首先感受到了这股寒流。在5月中下旬,华南罗非鱼主产区放苗基本结束后,有苗场和鱼苗经销商估计今年华南地区的放苗量大概减少了30%,甚至有可能达到40%。在苗场产能增加,而需求量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各苗场之间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不少苗场对客户实行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三的活动,一些苗场的罗非鱼苗价格甚至降到了让人瞠目的3分/尾。

    然后是罗非鱼饲料厂。为降低养殖成本,养殖户纷纷采用鱼、猪、鸭混养的模式。据高要的一位饲料经销商介绍,在5月份以前,基本上没什么养殖户去他那里拉料。养殖户对鱼价的信心不足,使得今年饲料销售的高峰期可能推迟到6-8月份。由于采用混养模式,罗非鱼长速缓慢,据东哥介绍,现在他的这塘罗非鱼平均在3两左右,要是按照往年纯投料的模式,现在差不多在4-5两左右。如果投料情况得不到改观的话,今年罗非鱼的上市高峰期也很有可能往后推迟。

    虽然笔者和各大饲料厂联系时,有饲料厂表示今年1-6月份的饲料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红表示,这是因为去年冰冻灾害使得罗非鱼养殖量大量减少,而今年过冬的鱼比较多,整体量还比较大才导致了这种非正常的增长,并且这种增长也有下降的趋势。广西百洋集团董事长孙忠义也告诉笔者,虽然目前百洋的饲料销量相比08同期来讲已经得到恢复,但尚未达到07年同期的水平。

  溯因

    原来做罗非鱼的企业在不断扩建、增加新生产线;原来不做罗非鱼的企业现在也在改建、增加罗非鱼生产线。据估计,现在国内罗非鱼加工厂的出口量可能不到整个产能的三成。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罗非鱼分会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罗非鱼产量120万吨,其中出口量22.44万吨,折合原料鱼约59万吨,约占总产量的一半。出口形势的好坏对罗非鱼的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国外采购商资金变得紧张,加上2008年上半年因罗非鱼受灾减产引起鱼价一路上扬,采购商为此压了很多货,价格越卖越低,很多采购商亏本后不敢再大量进货和囤货,我国的罗非鱼出口因此受到了较大冲击,出口订单大幅减少。

    与国外罗非鱼订单减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加工厂产能的提升。据了解,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今年新增了很多规模不等的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即便是原来做罗非鱼出口的企业,也有不少扩建、增加了新的生产线。除了华南,在湖北和湖南的长江流域、洞庭湖等地,近年来开始推广罗非鱼产业,也成立了一些比较小的加工厂。据业内人士估计,现在国内罗非鱼加工厂的出口量可能不到整个产能的三成。

    一方面是国内罗非鱼产能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国外出口订单不断萎缩,罗非鱼价格下行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并非所有人都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即便是下行,但价格下行到如此程度还是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事实上,在业内的一次罗非鱼会议上,就有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金融风暴还是其它原因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工厂负责人更是直言“输在了与国外贸易商的价格战上”。他说道,“虽然金融风暴对国外的消费市场影响较大,但国外对罗非鱼的刚性需求在那里,并且随着石油价格的回调,海捕鱼的价格势必要回到高价位,与海水鱼相比,罗非鱼更具价格上的优势。但现在的情况是,当国外采购商采取一个半月不下单的手段后,我国国内工厂立刻出现恐慌心理,甚至开始想办法处理库存,从而使得罗非鱼的市场价格变得极不合理。”

    据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秘书长岑坚介绍,按照国外采购商报出的价格,现在一个标准货柜要亏5万元左右,甚至把国家出口退税的补贴贴了进去。

    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大加工厂还可以苦力支撑,但不少小加工厂都处于停工状态,甚至有不少因此倒闭。广东某加工厂的负责人G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工厂就亏损了接近1000万, G无奈地表示,工厂要运转,不接单亏得更厉害,而且工人都做了好几年了,不能说停工就停工,要不到时候一旦有订单来了又没有工人了。

  隐患

    在不合理的价格下提供合理的产品——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减少损失,部分罗非鱼加工厂开始大量使用冰衣和保水增重剂,并压低原材料收购价;同时为了抢夺订单,不少加工厂之间也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罗非鱼的产业之患也便由此奠定。

    一方面如果按照国外采购商所报出的价格,国内加工厂没有任何利润可言,而另一方面,在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下,国外采购商又要求加工厂提供合理的产品,即保证出口罗非鱼的产品质量。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即在不合理的价格下提供合理的产品——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减少损失,部分罗非鱼加工厂开始大量使用冰衣和保水增重剂,并压低原材料收购价;同时为了抢夺订单,不少加工厂之间也相互压价,恶性竞争。

    罗非鱼的产业之患也便由此奠定。孙忠义指出,目前国内的罗非鱼行业发展已经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这样不仅会搞乱整个行业的秩序,还给了国外采购商从中渔利的机会,导致现在的整个行业尤其是加工环节存在着很大风险。

    今年4-5月份,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罗非鱼分会对罗非鱼冰衣和保水增重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的包冰量达到了15%,少数企业的包冰量甚至达到了20%。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国家对保水增重剂、冰衣含量及其是否包含在净重之内没有明确规定,对包装上的标识也没有明确规定,但2009年美国FDA的1991号文件明确规定任何将冰衣重量计入产品净重的水产品将被列为掺假产品。大量使用冰衣、保水增重剂等使我国罗非鱼产业面临巨大风险,可能使我国的罗非鱼产品蒙上掺假、欺骗消费者的恶名,这对我国的罗非鱼产业将是致命的打击。

    岑坚告诉笔者,低价出口还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是会被对方反倾销,“因为外国人的思维是如果你价格太低,那质量肯定难以保证”。

    岑坚的担心并非多余。由于罗非鱼收购价下跌,很多养殖户不得不寻求多种方式来降低养殖成本,而由此带来的药残风险必然随之增加。据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陈志生估计,现在广东混养的比例大概占到了60%-70%。广西南宁罗非鱼良种场场长林勇告诉笔者,由于广西对健康养殖出达标产品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补贴,情况要稍好一些。

    但林勇也坦承,在罗非鱼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健康养殖很难推广。不管怎样,养殖户都不想亏本养鱼,选择混养也是无奈之举。

    另据笔者了解,部分加工厂收鱼时也并没有特别强调养殖模式,混养和精养的罗非鱼收购价相差并不大。据高要的明哥介绍,当地精养的罗非鱼收购价仅比混养的高出0.1元/斤。这也导致了养户对精养模式并不推崇。

    但孙忠义也指出,减少投料或不投料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养殖的压力,但从养殖产品质量和养殖周期成本方面说并非长久之计,养殖户更应该从提高养殖技术、改变养殖观念进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来考虑。

  南宁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德林提到,养户可以用“减少批量、增加批次、快速周转”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规避风险,同时也回避了某个批次鱼价不好的问题。

  方案 

    事实上,让部分业界人士诟病最多的也正是这些方案(成立联合体、制定最低保护价、控制产量、出口配额制等)的实际执行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措施实际上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近十年来我国罗非鱼产量以平均每年13.4%左右的速度递增,2008年虽然遭遇罕见冻灾,但出口总量仍占到了全球出口总量的70%。同时,去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06亿美元,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6.2%,罗非鱼出口额7.3亿美元,成为第三大出口水产品种。

    罗非鱼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一条鱼——好养、没有肌间刺、品质也不错,曾有人这样说道。但眼下,情况显然并非如此。产业的各个环节——加工厂、饲料企业、养殖者都在争取各自的最大利益,但整个产业却由此陷入了困局。

    为了改变这种困局,业界的一些协会也提出过多种方案,成立联合体、制定最低保护价、控制产量、出口配额制等等不一而足,但由于其实际可操作性,业内人士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广东一位加工厂的负责人G认为以上措施都是空谈,“不同的工厂有不同的成本、不同的产品,也有自己的客户,不可能完全控制。至于减产,广东至少就有50万亩的罗非鱼养殖面积,这么大的面积如何控制?此外在市场经济下这种行为也有垄断之嫌”。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崔和也坦承不可能完全规范,“最低出口价也是一个指导价格。我们根据养殖、加工、运输、出口等各项成本计算给出的出口指导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收购的价格。如果收购低于成本价,可能养殖户就不投料了,最终影响了产品质量,出口的风险也加大了,但这个最低价格也不能太高,要不大家都来做这个品种了”。

    岑坚所在的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在今年6月份曾提出用罗非鱼的供货证明配额制度来解决当前困境。他告诉笔者,这些措施实施起来难处肯定有,“但这件事必须有人去做,不做就更糟糕,我们正在写材料,准备向国家商务部和质检总局汇报,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认可配额制,杜绝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低价争抢订单的现象。对违规企业,核实后对其提出警告,直至减少或取消供货证明配额。这样既可以保障全行业的利益,也能避免因鱼价过低,连国家出口退税的资金都外流到进口商口袋的情况。”

    事实上,让部分业界人士诟病最多的也正是这些方案的实际执行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有很多措施实际上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作为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罗非鱼分会会长,孙忠义认为,政府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行业协会方面尽管做了一些努力但力量也毕竟有限。他指出,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从种苗选育、养殖技术、养殖模式、饲料、加工厂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着手,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扶持、引导,降低养殖和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行业协会方面应加强自身建设,更好的发挥对行业上下游的组织协调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维护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内销

    现在国际市场还没有明显恢复的迹象,什么时候能恢复还不好说,就算恢复了,需求量也不会一下子大幅增加,市场恢复缓慢和产能过剩这一矛盾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罗非鱼分会提供的数据,2009年5月,我国罗非鱼对美出口9897.7吨,对墨西哥出口2567.7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了2.7%和12.8%。

    美国和墨西哥是我国罗非鱼对外出口的两个主要国家。但笔者从业内一家加工厂得知,现在他们在墨西哥方面几乎没有订单,美国市场由于主要供应连锁超市,相比以前,对罗非鱼出口规格限制更严。

    “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现在国际市场还没有明显恢复的迹象,什么时候能恢复还不好说,就算恢复了,需求量也不会一下子大幅增加,市场恢复缓慢和产能过剩这一矛盾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市场恢复后还是会供大于求,届时将面临更加激励的竞争和行业整合。” 孙忠义说道。

    出口受困,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了国内市场。但内销市场的起色一直不大。据广东某加工厂的负责人G介绍,广东做内销的加工厂本身就只有两三家,而且效果也很一般。 

    事实上,G所在的加工厂做内销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但成效也一直不大。究其原因,G说道,“内销的困难主要有几点:一是物流运输,冷冻运输不能用火车只能走货运,成本高不方便,很多偏远地区也根本做不到;二是市场需求,消费者的认知不够,根本不知道怎么吃,政府和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宣传;三是价格,价格差别比较大,也不便宜,很多人第一反应会先考虑其它产品;第四可能也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可能选择了价格便宜但质量比较差的罗非鱼,然后就认为罗非鱼这个产品不好,以后再也不会购买了”。

    崔和也提到,罗非鱼不像对虾,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市场。罗非鱼的国内市场非常小,广东和海南是罗非鱼数一数二的产量省,但这两个省的消费量都不高。在中国的菜系菜谱上,罗非鱼也是一种不入流的鱼类,导致其销量始终上不去。

    G认为,国外很多都是政府带着优秀的企业一起做推广,国内政府也可以补贴经费搭建一个平台,让企业免费来展示,企业出产品,向普通消费者推广罗非鱼,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以及其它消费。他问道,“在青岛和大连等地每年都有展会,但华南作为罗非鱼的养殖重地为什么就没有一个罗非鱼的展会?”

    武汉良之隆冻品行的一位姓黄的负责人则提到,内销市场开发与出口有较大的不同,在产品结构上、市场渠道上和推广模式上都需要有创新。他提道,加工厂在走内销时往往把罗非鱼直接卖给终端消费人群,希望一开始就把量做起来,这是不现实的。走终端的话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吃,而且容易给人一种罗非鱼是低端鱼的印象,这对市场的开发极为不利。

    他认为,罗非鱼应该定位于餐饮业,打造国内习惯的“整条鱼”概念,在酒店推广开后再走终端消费者。良之隆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产品特点研发出各种不同的菜式,然后将菜式向全国8000家酒店发放,并告诉他们做这道菜式的好处。接着会围绕菜式开展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比如有着罗非鱼主题的餐具,当消费者消费达到一定数额后免费试吃罗非鱼等等。当消费者认可并知道做法后,自然会回去买着做,市场也就自然打开。

    他也提到应该打造罗非鱼品牌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像福建的风干大黄鱼就很出名,罗非鱼也可以做成脱脂和风干罗非鱼。罗非鱼内销市场其实有很大的前景,但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