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娃娃鱼专题龟鳖专题蛙类专题牛蛙养殖

陕西省娃娃鱼专家张红星:珍稀大鲵的“护花使者”

2023-12-15 15:28| 发布者: 中国科学院| 查看: | 评论: 0


  文/刘荣王彤

  三亿五千万年前大鲵就和恐龙生活在一起,后来恐龙灭绝,它却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因此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又有“活化石”之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鲵
  大鲵,俗称娃娃鱼,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180公斤以上,能存活200余岁。据资料记载,三亿五千万年前大鲵就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后来恐龙灭绝,它却顽强地繁衍生存下来,因此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又有“活化石”之称。

  20多年前,秦岭山区的河流、山涧小潭边经常能见到大鲵的出没,它们的叫声听上去像婴儿在啼哭,为此当地人还视大鲵为怪物。但如今,人们已经很难再看到这种“怪物”的身影,也很少能听到它们的声音。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频繁的捕杀,致使我国野生大鲵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

  人类之所以大量捕杀大鲵,是因为它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且肉质鲜嫩、风味独特,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因此,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已将大鲵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止捕捉,但仍有不法分子为谋利铤而走险。

  值得庆幸的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始终为大鲵的繁育而活跃在秦岭的大山深处,他们就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由张红星副研究员领衔的大鲵科研团队,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以大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团队。

  事业薪尽火传

  大鲵科研团队组建于1996年,当时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原所长方树淼为团队主要科研力量。方树淼是我国大鲵研究专家,多年在深山与山民和娃娃鱼打交道,在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自然产苗与人工生态繁育工程技术、培养亲鲵、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孵化出苗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发现,他设计并参与创办的陕西勉县大鲵研究所、西安就峪、宁陕县龙泉、宁陕县达文、城固胥水、佛坪沙坝等大鲵繁育场,现在均已产苗成功。方树淼还曾建议将娃娃鱼繁育项目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编写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09年10月19日大鲵科研团队在陕西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场
  1997年张红星调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后,一直跟随方树淼在汉中市勉县等地从事大鲵原生地自然繁苗的探索。由于此前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长期从事水产养殖与科研一线工作,张红星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知识和扎实的大鲵养殖理论,且科研技术和组织能力较强,成为了方树淼的一名得力干将。

  2000年,方树淼退休,团队的科研重任落到了张红星身上,在课题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一直坚持在野外观察和研究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及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模式试验等研究,两年之后,基本掌握了这些技术所涉及的生殖和生态学问题。2003年至2005年,张红星研发的大鲵生态繁育工程与繁苗技术逐渐成熟,并在2006年产出了首批子二代大鲵苗,一举突破了大鲵繁育的关键技术难题。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迎来了两名80后硕士,分别是王启军和赵虎。像当年方树淼带领自己一样,张红星也带着两名新人在大鲵资源保护、人工繁殖、疾病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科研技术攻关实验。张红星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知名度逐渐提升,所研究的技术给众多养殖企业(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赵虎在进行测试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大鲵科研团队向单位领导提出拟建大鲵科学研究基地的申请,并获得大力支持,现已在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公司建立了“大鲵科学研究基地”。

  成果彰显实力

  一张张获奖证书、一份份成果鉴定报告……这些成果都是大鲵科研团队能力的最佳佐证。风光的背后,是张红星和团队成员跋山涉水时洒下的汗水,是常年在外考察时的艰辛,是反复实验、不断测量时的坚持。每年几乎有160多天,张红星和团队成员都是在野外或养殖场度过,可张红星说这一点也不苦,一想到这项事业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娃娃鱼,就感到无上光荣。

  在“大鲵规模化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中,张红星带领团队在大鲵天然繁殖地蹲点实验观察,测定记录相关生态学因子的阈值,并实施大鲵繁育生境保护,设栏防洪、防逃,投放亲鲵养护,使大鲵繁苗成功。经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不断反复,最终形成了大鲵繁育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推广应用。

  2010年5月18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评审办公室委托陕西省水利厅,对该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项目不仅创建了大鲵规模化仿生态人工繁育模式,实现了大鲵繁育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建立了大鲵集中繁育、分散养殖、统一销售的“大鲵养殖经济合作社”模式,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最终,项目荣获第14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

  面对“秦岭山区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项目,据张红星介绍,该项目通过大鲵繁殖生态学、精液离体保存、PIT标记技术应用、生长差异性研究,用基因识别与鉴定技术摸清了陕西省野生与人工养殖大鲵的基因类型、仿生态繁育场选址注意事项等,探讨了大鲵野生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大鲵种群濒危机制,并制定了芯片标记与鉴定技术路线,实现了大鲵野生状态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种质资源保护。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探索了秦岭山区大鲵解濒路线,形成了大鲵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完成了人工养殖大鲵野化驯养的技术流程,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大鲵人工养殖这一战略性新产业、当地经济和富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服务和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10年,大鲵科研团队凭借“秦岭山区大鲵规模化高效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张红星说,该项目是陕西宁陕龙泉大鲵养殖场技术人员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渔业管理局等单位,依据秦岭地区大鲵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进展状况,特别是大鲵的繁育技术示范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出的自选课题。“通过该项目,我们攻克了长期难以解决的大鲵规模化繁苗难关,实现了鲵—鳟兼养大鲵繁苗创新高的生产之路,使野生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共赢之路”。

  张红星团队取得的成果远不止这些,其承担的“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大鲵生态繁殖及种苗培育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张红星发表了包括《秦岭山区大鲵生态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观察》等40余篇专业论文,并承担了“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研究”、“大鲵人工放流与监测”等7项科研项目,为我国大鲵种质资源保护和繁殖育苗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未来矢志不渝

  2012年是农业部渔业科技促进年,大鲵产业作为陕西省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项目,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肯定陕西省大鲵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陕西省渔业局局长刘兴连要求全省各地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大鲵养殖与发展园区建设并重”的原则,2012年继续做好大鲵研究工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张红星(右一)与罗伯特·布朗博士(中)在一起
  在陕西省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张红星被聘为“陕西省大鲵养殖与病害防治工作方向首席专家”,同时被选为“2011年度陕西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张红星表示,业界的认可和肯定给了自己更加坚定的信心,未来团队将继续在大鲵人工养殖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努力,并配合上级指示,在团队已经取得的业绩基础上,继续在种质资源保护、驯养繁殖、疫病防治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张红星说:“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将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查明现在中国大鲵的种群组成和分布状况,指导大鲵的野外人工放流工作。通过国际间的项目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在资源保护方面的做法,为大鲵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先进经验;在驯养繁殖方面,我们将利用人工养殖资源,进行大鲵精、卵子发生机理的微观方面研究,在精、卵子生成时就可以控制大鲵质量和数量,从而大幅度增大大鲵资源量。同时,在驯养过程中,联合一些大专院校,进行人工配合饵料的实验性研发工作,解决大鲵潜在的动物性饵料资源危机;在疫病防治方面,我们将组织科技力量,进行一些突发性和传染性疫病的科研攻关,查明疫病的致病机理,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案,确保大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自我国开展大鲵人工繁育研究工作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中国大鲵原生态、仿生态与全人工三种人工繁育方式,通过这些繁育技术使得我国人工繁育的大鲵总量不断增加,为我国各级政府开展大鲵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奠定了充足的苗种支持。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大鲵科研团队所做的工作不仅使大鲵野生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恢复,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张红星和他的团队,在濒危的大鲵面前,撑起了一方平安的保护伞,成为地球濒危物种繁衍的“护花使者”。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