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海产品专题贝类专题海参专题海带紫菜海水养殖海蜇养殖扇贝养殖

近五成人买海产品首先看“出身”

2023-12-15 13:44| 发布者: 海力网| 查看: | 评论: 0


    6月25日,大连市消费指导促进会、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创办大连市食品安全20人论坛,并同期发布《2016购买海产品消费趋势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左右大连消费者“下单”的第一因素不是价格,而是海产品的养殖海域。 

  电商平台卖海鲜没“抢”过农贸市场 

  今年大连市被国务院食安办列入第二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城市。组委会方面表示,此次论坛旨在为大连市海产品品牌重塑及建设食品安全城助力。 

  本次论坛包括了海产品品牌再提升重大课题研究,海产品品牌及安全舆论情况的分析研究与舆论引导,食品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发布,举办面向公众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等重要内容。此前,大连消费指导促进会、大连海洋渔业协会联合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共同组织了“2016大连消费者购买海产品消费趋势”调查,旨在了解真实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论坛上,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工商统计系系主任、副教授金钰代表调查组织者发布了调查报告结果。 

  调查表明,在全民网购日趋盛行的今天,大连人对海产品的购买渠道依然“守旧”。其中,购买海参和鲍鱼等中高档“海货”(大连俗称)大连人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三 位 的依 次是 品 牌 专 卖 店(41.2%)、商超(34.6%)和农贸市场(23.2%)。鱼虾类、贝类、蟹类、藻类以及海蜇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三位的购买渠道完全相同,依次为农贸市场、海产品市场、商超,其中农贸市场的选择率最高,五类产品在农贸市场上的选择率均超过50%,而商超和海产品市场的选择率十分接近,均在30%左右。通过网上专营店或电视购物渠道购买两类海产品的大连消费者少之又少。可见,高档海产品适合在品牌专卖店销售,普通海产品在品牌专卖店销售则可能不会创造更多的利润。不过,商超和农贸市场也是各类海产品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报告呼吁健全问责机制 

  报告同时呼吁,实现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监管,健全对监管者的问责机制。克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信息沟通,统一可追溯信息标准,实现对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协调监管。此外,要健全对监管者的问责机制,监管者信息以及其监管行为要在可追溯信息中明确记录;要加大对监管者的问责力度,从而实现可追溯信息的有效传递。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苏琳 

.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