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娃娃鱼专题龟鳖专题蛙类专题牛蛙养殖

湖北娃娃鱼养殖总量50万条左右 部分可上餐桌

2023-12-15 13:20| 发布者: 农村新报| 查看: | 评论: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宇廷抱着10多斤重的娃娃鱼,喜不自禁。刘波摄
  珍稀娃娃鱼一“爬”上餐桌,一份菜肴的标价就达几千甚至上万元。湖北省是娃娃鱼的主产区,繁殖、养殖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但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却被外省抢了先机。

  技术“排头兵”,发展“掉了队”

  自2007年湖北省出现首家获准经营娃娃鱼菜肴的酒楼,至今已发展至十余家。因为富含氨基酸及硒等微量元素,近年来,娃娃鱼在餐馆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交易市场上,1斤娃娃鱼约要1500元。

  湖北省的恩施、十堰、神农架等地都是娃娃鱼主产区。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野生娃娃鱼资源量已日渐减少。湖北省科研人员和养殖户经过多年钻研,成功掌握了娃娃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

  虽然湖北省娃娃鱼资源丰富,且繁殖、养殖技术成熟,但养殖规模却没有走在全国的前列。

  早在1996年,浙江某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从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等地引进了200多条野生娃娃鱼。2007年10月,该公司拿到合法销售手续,将娃娃鱼以2000多元1斤摆上了北京宾馆的餐桌,并定期空运供应首都市场。

  据了解,广东、浙江、陕西、湖南等地已进行了大规模的娃娃鱼人工养殖,并已上市,有的一个养殖场的存池量达到10余万尾。

  奋力追赶,湖北省渐成规模

  可喜的是,近几年,在湖北省宣恩、郧西等地,也有一批娃娃鱼养殖基地成长起来,这一特种养殖逐渐形成产业。

  宣恩县以建立娃娃鱼原种场为核心,鼓励民间规模化驯养繁殖。水产部门组织600多养殖户人工驯养娃娃鱼,年出苗9000尾左右。

  湖北省水产局工作人员表示,娃娃鱼的人工养殖是一种适合于规模化的朝阳产业。但娃娃鱼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安静、黑暗、阴冷潮湿的环境,才是它们最佳的仿自然场所。

  在武汉东西湖柏泉农场,养殖大户们掘地三米,用两米多的钢筋混凝土密封,形成“地窖”,一年约出产7000尾娃娃鱼苗。

  恩施州珍派农贸开发公司经理王宇廷,2007年起在建始县花坪镇建起占地27亩的基地,开始从事“娃娃鱼”养殖,并成功掌握了繁殖技术。到目前他已投资300余万元,养殖规模已达千条,其中200条商品鱼价值就达数百万元。据介绍,娃娃鱼从鱼苗到约1.5公斤的成鱼要养3年,成本约为1500元,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条纯利润可高达3000元。

  据湖北省水产局渔政处统计,目前湖北省娃娃鱼养殖总量在50万条左右,部分经批准后可供餐饮利用。


  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成专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