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液态奶酸奶奶粉乳牛/羊

洋奶粉纷纷变身"国产奶"多家乳企在华"圈地"

2023-12-14 18:26| 发布者: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查看: | 评论: 0

  今年以来,多家洋乳企纷纷加紧在华“圈地”或加码投资,以进一步掌控中国本地的奶源。

  据悉,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均纷纷加大在华收购和并购。多个食品知名企业落入外资之手。与此同时,不少在华外资企业还加快独资脚步,不断从原来与中方的合资企业中回购股份。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人“一日三餐”的食品不断被外资把控,从上游种子种植、小麦收购、面粉加工,到中游食品制造,再到终端流通,都出现外资势力扩大的趋势。随着外资加速渗透,中国食品领域会被外资完全掌控?

  洋奶粉纷纷变身"国产奶"多家乳企在华"圈地"

  尽管近期国内乳制品舆论风波不断,不过获悉,多家洋乳企今年以来还是纷纷加紧在华“圈地”或加码投资,以进一步掌控中国本地的奶源。

  近日,从全球乳制品巨头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获悉,该公司已决定在河北省兴建2座新的大型牧场。

  关注高品质本土奶源

  在一份通报中,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表示,中国是恒天然集团重新调整公司全球战略后的首要重点市场。他表示,到2020年时中国的牛奶消费量将将翻一番,超过700亿升,大部分将通过本地奶源得到满足。

  西奥说,恒天然已决定在河北省投资建立5座牧场。第一个牧场于2007年在唐山建成,第二个牧场也在近日落成。此外,该公司正计划建设第三个牧场,并将投资1亿新西兰元用于建设之后的2个新牧场。

  据了解,当上述5个牧场成形后,将有奶牛约1.5万头,年产奶量1.5亿升,并且牧场全部位于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市场的附近。

  “整合产业模式来源于安全可靠的高品质本土奶源。”对于在华大规模养牛,西奥如是说。

  一位资深乳业人士说,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即使大型的乳企奶源来源都十分复杂。这些模式包括公司自有牧场、“公司农户”和向农户收购。其中,后者由来自不同家庭的奶农各自养奶牛,再由奶站采奶。

  瞄准700亿美元市场

  了解到,近年来国内乳制品舆论风波不断,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关注,而多家洋乳企已经先后宣布强化供应链的掌控。

  全球的食品生产商雀巢在今年初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资25亿元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兴建它在华的鲜奶供应基地,协议声称会帮助所有小型奶户和个体奶户向专业管理的奶牛小区或规模化牧场过渡。

  为此,雀巢和双城市政府已经共同出资1000万元采购了1000台榨奶设备,以实现100%机械化榨奶。

  此外,日本明治乳业的一份书面回复中也表示,明治乳业在苏州投资建设的牛奶、酸奶工厂也将投入生产,预计从2013年起开始向华东地区销售鲜奶及酸奶产品。

  恒天然的一位高层预计,未来1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将有高达7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当中九成的乳制品都只能靠本地鲜奶原料,只有10%是进口。“中国当地客户也认为,使用本地产奶源供应链不但更短,而且获得的方式也比进口的更加优惠。”

  外资正在全方位渗透中国食品业

  近日,全球的食品集团雀巢公司正洽谈收购中国的糖果生产企业徐福记国际集团,这将是今年以来雀巢在中国发起的第三次并购行为。

  发现,从去年以来,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均纷纷加大在华收购和并购。多个食品知名企业落入外资之手。与此同时,不少在华外资企业还加快独资脚步,不断从原来与中方的合资企业中回购股份。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人“一日三餐”的食品不断被外资把控,从上游种子种植、小麦收购、面粉加工,到中游食品制造,再到终端流通,都出现外资势力扩大的趋势。随着外资加速渗透,中国食品领域会被外资完全掌控?

  现状?绻公司发起一宗宗收购全方位渗透中国食品业

  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从去年以来,外资在国内发起的食品领域内的并购、收购案比以往更加多,而且在收购频率密集、收购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和深。

  雀巢集团是最典型的“收购狂人”:继金融危机前收购广州五羊雪糕、四川豪吉、上海太太乐之后,从去年以来雀巢三度出手收购国内食品企业,其中包括在去年2月以上亿元价格收购云南大山饮用水公司,后者为中国饮用水行业十强之一;今年4月,雀巢宣布收购国内八宝粥和蛋白饮料市场的领头羊 ———厦门银鹭集团,该公司去年年销售达54亿元;现在,雀巢再度出手,拟收购国内的糖果公司徐福记,目前徐福记市值高达26亿美元。

  日前,全球的烈酒集团帝亚吉欧并购全兴集团4%的股权,这意味着帝亚吉欧对全兴集团股权的控股比例增至53%。这也是我国首例外资控股白酒企业。

  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美国餐饮集团百胜公司今年5月也宣布以总价约45亿港元,收购中式连锁火锅第一品牌小肥羊93%股权。

  去年,美国食品巨头亨氏集团以1.65亿美元收购价,曲线从新加坡福达公司手中收购了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中牌产品味事达酱油和广合腐乳。

  外资企业还加快独资步伐,不断从合资公司中回收股权。上月初星巴克中国公司宣布,已与其在华南地区的合资伙伴香港美心集团签订协议,收购美心集团所持有的30%合资公司股权,获得其在广东、海南、四川、陕西、湖北和重庆业务100%所有权。此次收购完成后,由星巴克100%控股的中国内地门店将达200余家,占其内地门店总数的50%以上。去年底起,百事可乐的中方合作伙伴深圳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挂牌抛售它们所持合资公司的5%、15%股权,而接盘方均是百事可乐。

  据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介绍,从2009年到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食品和饮料行业披露具体金额的并购案例共有6起,并购总额近42亿元(不包括雀巢收购徐福记)。“相对于以往的并购方式,近年来外资并购行为不仅资本运作量加大、并购意愿更加迫切。”

  趋势6线、区域品牌成为外资热追目标

  “这两年外资在国内发起的在食品行业内的并购、收购风确实强劲。”国内知名营销专家李志起指出,中国食品市场空间大,企业成长快、发展空间大也促使外资追逐并购、收购食品企业。据他介绍,近年来,中国食品企业的一线品牌如娃哈哈、蒙牛、伊利等企业,在短短十年时间快速成长,成为年销售500亿、300亿的企业。“也正是受中国食品企业快速成长的激励,外资对中国企业收购热情大增。”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指出,我国食品类行业正处于整合高峰时期,外资通过收购可以有效地渗入国内市场,也将获得更加快捷的市场拓展渠道,“例如雀巢选择并购的国内企业都属于具有成熟品牌市场以及完善的销售渠道企业,更容易为并购企业带来资本回报。”

  发现,外资对中国食品企业的收购偏向于二线品牌、区域品牌,同时在收购的领域也多选择一些集中度差、企业多而分散的行业,如糕点糖果、饮用水、八宝粥、餐饮等。李志起分析,外资对收购对象的这些“偏好”,一来这些企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外资巨头收购它们后可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双方可通过并购合作迅速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头羊;二来收购或控股二线品牌、区域品牌,对于收购方来说,收购价格较低,洽谈较易。双方容易一拍即可。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收购二线品牌、区域品牌,因市场份额少不足以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也不会挑起国人的反对情绪,外资对它们实施收购时可避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

  焦点M庾释ü并购会否控制中国食品市场

  有部分人士担心,目前外资之手已延伸到中国食品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外资在国人“一日三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若任由外资并购潮蔓延,最终外资可能会垄断我国食品市场。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撰写的《谁收购了我们的粮仓?》中,就明确表示了这种担忧。他指出,邦吉、嘉吉等四大国际粮商收购了中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郎咸平并说“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我们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从积极方面来看,外资并购中国行业带来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在食品、餐饮方面,具有促进行业自律的作用,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但他也指出,外资并购会致使民营企业发展压力增加,“在特定的行业,还有可能造成市场的定价权、设定标准权完全被外国掌握。”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称,外资并购国内企业,会为国内企业带来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科学化管理,但因为质量的提高,产品终端价格也会随之上升。

  专家建议6远褚馐展汉托幸德⒍霞忧考喙

  有专家提出,对于外资收购国内食品企业,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点应放在对收购后的监管上。比如,外资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对被购方的企业、品牌、员工团队、相关利益者如渠道商如何处理,是收购后使其进一步壮大,还是恶意收购使其业务萎缩、逐渐消亡,对于后者,政府方面应及时介入,如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品牌进行保护。

  “政府应从行业的高度来监管。”李志起指出,国家应监管外资企业在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造成垄断的现象,比如像前些年达能集团通过战略投资乐百氏、娃哈哈、益力、光明等布局国内饮料、牛奶市场,使达能在这两块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国家对于这样情况应进行监管。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并购热潮将打扰正常的市场格局,将有可能形成市场垄断,对我国而言,这无异于禁锢民营企业发展前景。据向健军介绍,国外政府保护本土企业不被恶意收购,普遍采取审核制度,在审核的难度上,如果企业涉及的市场份额较大,难度就会逐层上升。

  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指出,“对于外资恶意并购,我们要留心眼,如果一个企业在提出并购时,对攫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和排除同类产品的竞争表现出强烈意愿,我们就要保持警惕。”

  相关链接:食品业外资准入门槛提高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严格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项目核准有关规定,加强对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等行业外资准入管理。做好外资并购境内重要农产品企业安全审查工作,依法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食品产业安全。

  2007年11月,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11年12月29日,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11年第12号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注意到,2011年修订版《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食用油脂加工品种除了豆油和菜籽油外,新增了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品种。此外,大米、面粉也在新《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中国的粮油系统一度全面溃败,虽然这些年在慢慢收复失地,但依然不是非常乐观,小包装食用油仍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所控制。”博盖咨询总经理高剑锋说,尽管《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已实施多年,但在限制外商投资粮油产业方面执行得并不是特别严格,仍存有灰色地带,比如不少外资粮商通过在国内的代理人收购粮食。

  此外,中国玉米产业也已面临危险境地,大量廉价的进口玉米冲击国内市场。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可喜的是,这几年,以中粮为代表的一批中资企业开始加大对粮食领域的投资力度,而“大粮仓”中储粮也开始大规模入市,推出小包装食用油和大米,转型当粮商,与外资粮商展开正面竞争。

  “中储粮的入市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竞争更加激烈。”高剑锋表示。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