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花生五谷杂粮稻谷面粉小麦花生油棕榈油豆油菜油棉油粮食油料大米

年夜米进口数目立异高 谁才是幕后推手

2023-12-14 11:10| 发布者: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 查看: | 评论: 0

  近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对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精米260万吨,较2011年的57.5万吨同比提升了352.17%,创出历史新高。中国也因此成为仅次于尼日利亚的全球第二大大米进口国。


 

  然而,令业界困惑的是,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仅有四年是大米净进口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进口大米在短时间内激增数倍?这样的激增态势又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


 

  需求增长还是价格差异?


 

  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公布,2012年大米贸易量仅为37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7%。中国一年的大米消费量约为1.4亿吨。


 

  美国农业部也预计,2013年中国的大米需求将较其产量高出100万吨,中国今年仍将进口大量大米。从2012年7月~2013年6月,中国的大米库存量为4585万吨,不足四个月的供应量。


 

  正是基于以上的数据支持,一些国际分析师得出判断:推动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幅增长。


 

  但是这样的分析却并没有说服力。有数据显示,2004~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的连续8年增长,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4.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71亿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尽管中国一年大米消费量是1.4亿吨,但现在国内水稻产量已经达到2.01亿吨。


 

  数据表明,从2006年度以后,国内粮食总供应超过消费,粮食安全系数逐年回升,到2011~2012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已经回升到38.9%。


 

  对此,东方艾格粮食分析师马文峰认为,真正推动中国大量进口大米的因素,是目前由于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而形成国内、国外巨大的价格差异,这必然导致有进口配额的企业会大量进口国际市场的粮食,赚取巨额的利差。


 

  中华粮网信息研发总监柴宁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大米主要进口国家是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尤其是近年来从越南的进口量与日俱增,而越南大米价格较为低廉,产量也较为充足,因此,贸易商和进口商对于国外大米进口量较大。


 

  据了解,为保证农民利益,国内往往由央企中储粮代表政府对大米进行政策性收储,而政府设定的大米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同级别大米。这就使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收购大米的中国进口商大量进口大米在国内市场销售。


 

  市场交易数据显示,从2012年月度价格来看,泰国普通白米与国内大粳米均价的差距每吨达到100美元左右,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同国内的均价差距超过200美元/吨。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米,我国近年来加大了主要粮食的进口量。因此,有评论指出,粮食进口量增长并不完全因为国内粮食供求缺口扩大,在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我国保持连续九年粮食产量增长的背景下,粮食进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防性。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