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国内水产国际水产市场动态业界动态水产养殖水产种苗水产药品水产设备水产加工水产出口水产灾害农业气象水产养殖百科特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技术行业资讯企业报道科研院校科技动态展会交易会政策法规行业百科风云人物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养殖宝典特种养殖合作社专题其他专题营养美食致富经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最新商机技术交流

池塘养鱼要高产 驯鱼吃食需抓牢

2023-12-12 15:33| 发布者: 云南科技报 | 查看: | 评论: 0

  近年来,随着养鱼生产的不断发展,各地涌现出不少高产典型,他们普遍采用驯鱼吃食的方式获得稳产高产。采用驯鱼吃食的养鱼方式,是改变以往一把麸子一把面全池遍撒的传统投饵方式。通过对鱼进行严格的信号反射驯化,使鱼养成能根据人们发出的信号,定时到投饵区集中抢食的习性。在具体实施这项技术的过程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鱼种放养密度

  实施条件反射投饵技术的池塘必须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鱼、罗非鱼、草鱼、鲂鱼、淡水白鲳和鲫鱼类等,并搭配30%以下的滤食性鱼类。一般667平方米鱼种放养密度应在1000尾以上,或鱼种重量在30~50千克以上, 667平方米的产量指标为400~500千克以上,以利鱼种在高密度条件下条件反射的形成。

  科学搭配饲料

  主养不同的吃食性鱼类,应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和添加剂。饲料应首先根据不同鱼类所需蛋白质含量进行配制。例如鲤鱼鱼种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40%左右,成鱼则在30%以上,草鱼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7%左右,罗非鱼在20%左右,团头鲂在20%左右。饲料应在水中能较长时间不被泡散,保持颗粒状态,一般应在 10分钟以上为好。饵料粒径应适合鱼的口径,并根据鱼类的不断生长,及时调节。

  驯化方法

  先在鱼池的长边中部建饵料台。鱼种下塘后2~3天,即可开始驯化工作。投饵前,先敲击饵料桶或击掌吹哨等发出声响信号,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待十几秒钟后再发出声响,并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进行,直到鱼听到几声信号后,即能前来踊跃抢食为止。随着驯化工作的进行,撒饵范围由大变小,最后固定到投饵台投喂,同时缩短投饵间隙时间和减少声响次数。饵料应撒成扇面状,并适当兼顾抢食群体外围的个体较小者。驯化工作必须耐心细致,无论鱼是否摄食,均需坚持投饵。一般每次驯化 15~20分钟,约经3~7天,鱼即可形成上浮集中抢食的摄食习惯。一般鱼种规格越小,驯化的时间越短,且条件反射建立越牢固,抢食越激烈。

  合理投饵

  日投饵次数及日投饵率与水温高低成正比,与鱼体大小成反比。鱼种下塘初期日投饵4~5次,7~8月高温季节日投饵3~4次,9月份后水温渐低,日投饵 1~2次。日投饵率一般为池塘吞食性鱼总体重的2%~6%。实际投饵时也可根据鱼达到八成饱或大部分鱼游离投饵区,即可停止投饵。投饵过程中还应根据鱼的摄食情况、天气变化、水质肥瘦等情况酌情增减。投饵工作应坚持到水温10℃左右。

  定时定点投喂

  一般一个池塘只设一个投饵点,较大鱼池可按每3500平方米设一个投饵点。投饵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得间断,但遇天气突变(如闷热、雷雨及阴雨无风等)、水质恶化、鱼活动异常等应酌减投饵时或停止投饵,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投饵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其他声响以及钓鱼对正常摄食鱼类的干扰。

  保持清新水质

  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在整个饲养期间,由于大量投饵,使池中残饵粪便不断积累分解,使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逐渐变浓老化。溶氧降低,有害气体增多,将严重影响鱼类的正常食欲和生存。同时应每5~10天冲注一次新水或形成微流水,保持清新水质。一般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施肥料或仅施少量基肥,并在池中套养部分滤食性鱼类。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667平方米增产150~300千克滤食性鱼。
(本文已被浏览 2586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