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广西花鳖技术

2023-12-11 21:23| 发布者: 大众科技杂志 | 查看: | 评论: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摘 要】在山区池塘,通过自繁自育,采用引溪河水,保留适当的水草,在养殖过程以新鲜鱼肉和河虾等鲜活动物为饵料,不投喂人工饲料,不施肥,进行广西花鳖生态健康养殖的技术探索。3㎡的孵化池,50㎡的苗种培育池,270㎡的亲鳖池,2534㎡的成鳖养殖池,每年可起捕上市销售250~350kg成鳖,年收入为4~6万元,净利润在3~5万元。

  【关键词】花鳖;山区池塘;生态;养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野生、安全、无公害的水产品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广西花鳖为广西特有的品种,主要生活于广西大小江河及山间溪流。由于近年来捕捞强度的增加,野生花鳖的繁殖率又较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市价明显上升,常年售价在180元/kg~240元/kg之间。按照无公害要求在野外饲养的(仿野生)花鳖,生活环境与自然相似,鳖其外形、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接近野生花鳖,近几年己被市场所接受,售价达每公斤150~200元,且供不应求。为了充分利用山区现有的池塘生态条件,开发一条适合山区渔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笔者进行了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广西花鳖技术的探索。

  (一)池塘与设施

  1.养殖地点

  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淑母屯浪溪河边,养殖池塘建在两面环山的山坳中,山上种植有南竹、茶子树、杉树等植物。水源为自然雨水和河水。

  2.池塘条件

  (1)孵化池
  孵化池建在地势较高、通风干燥的地方。采用水泥砖墙结构,长方形,规格为1m×3m×1.2m,
面积为3㎡。池壁四周有排水孔和通气孔,底面呈5~10度倾斜,底部铺上碎石或粗砂,厚约10厘米,然后再加细沙做孵化床。

  (2)苗种培育池
  苗种培育池采用水泥砖墙结构,长方形,4口,面积50㎡。池底建成45度斜坡,池底铺5~10cm黄沙。

  (3)亲鳖养殖池
  成鳖养殖池为土池塘,面积为270㎡,长方形。在池塘向阳的一边池角上,建造一个1.5m×1.5m的产卵沙场,内铺30cm厚的细沙,沙面与地面持平。通向产床的池埂坡度为45度左右的斜坡,便于亲雌鳖能顺利进入产卵。同时在产卵床周边种植瓜豆、芭焦等植物,使产卵场环境保持安静、凉爽和隐蔽。

  (4)成鳖养殖池
  成鳖养殖池为土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1200㎡和1334㎡,长条形。不论是亲鳖池还是成鳖池,均要在池塘四周用砖头修建高出塘基50cm、“T”型的防逃墙。同时在池塘向阳、安静处的池埂堆积沙石,池埂削成斜坡,坡度为2.5~3∶1,供鳖爬上来休息和晒背。

  
  (二)放养前准备

  养殖第一年,排干池塘水,清除池底表面过多的淤泥,曝晒3~5天,在池塘一角挖坑放入生石灰,用量为100g/㎡,加水化成浆全池均匀泼洒,然后用铁耙耙一遍,隔日注水1~1.5m;也可带水清塘,水深1m,用生石灰200 g/㎡,在池边加水溶成石灰浆全池均匀泼洒;消毒5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放鳖入池。清池消毒后,在池中栽种占池塘面积1/5的水草。

  注意事项
  养殖池塘中要保持一定数量的水草,以供鳖遮阳和躲藏,但水草太少或没有,鳖易相互咬伤;水草太多,易造成鳖体色过深,不好销售。亲鳖池的水草可相对多些。


  (三)繁殖与养殖

  1.亲鳖的选择
  亲鳖是收集生长在融江的野生广西花鳖,年龄6龄以上,体重为2.5 kg/只~3.5kg/只,其形态符合广西花鳖的分类标准,要求体格健壮,外形完整、无伤残、无畸形无病状,体色正常,皮肤光亮,裙边肥厚,有弹性。
  采取自繁自育自养的养殖模式。根据现有的养殖规模,亲鳖每年保持有22只亲鳖,其中雌性16只,雄性6只。

  2.亲鳖的养殖
  亲鳖产卵前,亲鳖冬眠期过后,当池水温度上升到18℃左右时,开始喂少量的饵料,亲鳖的饵料以新鲜鱼肉和河虾为主,每2~3天投喂一次。春秋两季比较凉爽,每天投喂一次;夏季池水温度达到28~30℃时,鳖的食欲旺盛,生长和发育最快,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让亲鳖吃饱。当水温32℃以上,其吃食量又明显减少,投饵量要相应减少。在一般情况下,每次的投饵量为池内亲鳖总体重的5~10%。
  亲鳖产卵后,加强投喂,使其恢复体质,促进性腺再生长发育,保障亲鳖第二年繁殖。

  3.亲鳖的繁殖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性成熟的亲鳖开始第一次发情交配,时间一般在下半夜至黎明前夕。亲鳖交配后10~20天雌鳖就开始产卵,通常5~8月是鳖的产卵期,其中6月下旬到7月底为产卵盛期。雌鳖一般在夜间10时以后产卵。一年中可产卵3~5次,年产10~50枚。两次产卵前后相隔2~3个星期,特别注意保持亲鳖池的安静环境,注排水时应尽量控制不出现水流声,尤其在亲鳖的交配期。在盛夏及干旱季节,亲鳖产卵场早晚要适量洒水,使之保持湿润状态;在多雨季节,则应保持产卵场排水畅通。

  4.鳖卵收集
  亲鳖产卵始于5月中旬左右,收集鳖卵工作从5月上旬开始。
  在亲鳖产卵期间,每天清晨仔细观察,发现产卵的洞穴应做好标记,经8~30小时后,待卵内的胚胎已全部固定再收集。采卵一般在当天下午两点钟以后开始,收取的鳖卵检查卵粒受精情况。其鉴别方法是通过卵粒外部特征判断。如果取出的卵体积较大,卵壳色泽光亮,一端有一圆形的白点,白点周围清晰光滑,即为受精卵;若取出的卵无白点,或白点呈不规则不整齐的白斑,该卵就是未受精或受精不良的卵,应予以剔除。鳖卵收集使用采卵盘,盘底铺2cm厚的细砂或稻壳,将卵按动物极朝上整齐排列在盘中,移人孵化池内孵化。
  鳖卵采收完毕后,应将卵穴重新填平压实,把地面沙土平整好,再适量洒些水,使沙土保持湿润,以利下批亲鳖产卵和寻找卵穴。

  5.鳖卵孵化
  孵化池内铺设一些湿度在80%的细砂(即手抓成团、松开即散),厚度3cm,用食指在铺平的砂上推出约2cm深的小槽。把卵置于小槽里,按产出的先后,从高往低依次排列,动物极朝上,排列间距为1cm左右。卵上面覆盖2cm厚的细沙,标记排卵时间。在孵化期间应掌握好温度、湿度及通气状况。要视天气状况适当喷水,保持孵化场湿润。高温或雷雨天,要遮盖孵化池。孵化期内不翻卵。还要防止蛇、鼠等为害。
  一般温度在28~32℃,经过45天左右,即可产出稚鳖。 稚鳖出壳有爬行寻找水源的习性,因此在预计出壳前几天,就要在孵化箱里埋一小盆,盆口与沙面相平,盆内放一些清水,稚鳖出壳后就会沿沙床爬入盆中。
  对刚出壳的稚鳖,要放在室内用大塑料盆暂养,以提高成活率。稚鳖暂养1昼夜,待脐带脱落后,即可投喂开口饵料,常用的开口饵料以水蚤和水蚯蚓为最佳,投喂量为稚鳖总重量的20%,每日投喂3次。每12h换水1次,经1周左右的暂养后,即可移出室外稚鳖池中培育。

  6.稚鳖的培育
  稚鳖培育池水深50㎝左右,1/3水面放水葫芦。稚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投喂绞碎的鲜活鱼肉,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分5次投喂(量少次多)。当稚鳖长成至50g/只的幼鳖时,即可转入成鳖塘饲养。

  7.成鳖的养殖
  培育好的幼鳖分批放入成鳖池,每年捕大留小,一般成鳖养殖塘密度保持在500~600只/667㎡。养殖密度不能过大,否则成鳖会相互撕咬,造成伤害。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本文已被浏览 5456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