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国内水产国际水产市场动态业界动态水产养殖水产种苗水产药品水产设备水产加工水产出口水产灾害农业气象水产养殖百科特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技术行业资讯企业报道科研院校科技动态展会交易会政策法规行业百科风云人物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养殖宝典特种养殖合作社专题其他专题营养美食致富经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最新商机技术交流

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选择

2023-12-11 20:49| 发布者: 海南日报| 查看: | 评论: 0

  发展海洋经济,海南省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还担当着国家海洋战略实施任务,有责任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表率和示范样板。

  现实基础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包括海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海洋经济推动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来源。其次,海洋资源开发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海洋产业普遍具有高技术特征,以高新技术为背景的海洋产业发展将有助于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再次,海洋产业的辐射面宽广,对于关联产业具有极强的拉动效应,可以带动涉海区域内诸多行业的发展。

  海南是陆地小省,却是海洋大省,管辖海域面积约占全国海域面积三分之二;南海蕴藏的丰富渔业、矿业等资源为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绝佳的资源保障。海南岛海岸线绵长,环本岛的可开发港湾68个,港湾面积大、海水深、腹地广的洋浦、海口、三亚、八所等地区适合建设现代货运港口,这既是海洋运输产业的核心链条,也构成对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多年来,海南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全省GDP突破2500亿元,其中海洋生产总值612亿元,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海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第二产业成为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为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产业基础。特别是国家批准设立三沙市,以及后续战略层面的海洋开发举措,必将有助于加快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实现“岛屿单一型”经济体向“海洋-岛屿复合型”经济体转换,进一步地推动海南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

  综上所述,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资源保障和基础条件,并有着极其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以海兴省、依海发展”应当成为海南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思路。

  主导产业选择

  通常意义上说,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其中,海洋产业由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两部分构成。主要海洋产业涵盖: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包括: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地质勘查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等。概括来说,涉海性是海洋产业的判断基准,即生产和服务活动与海洋存在直接关联关系。而海洋相关产业则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主要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涉及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海南建省以来,海洋水产、海洋旅游、水上运输、海水晒盐等产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海洋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海洋水产业已形成捕捞、养殖、加工及渔业服务业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渔业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海洋油气利用业为主体的临海新兴工业发展迅速;依托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三亚港等主要港口的海洋运输产业有所提升。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海洋旅游业也得到较快发展。但是,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例如,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和协调一致的规划;涉海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涉海行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传导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受制于技术、资金等制约,对南海海域的海洋资源开发严重滞后;现有工业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养殖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等。

  在海洋战略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海南省应该抓住全国关注海南、开发南海的历史契机,依托南海地区广阔海域和丰富资源,对全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制定有远见、有前景的战略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发展产业基础良好、产业链带动力强、产业纵深可延展的若干关键行业,培育或引进一批与海洋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优势明显、有产业影响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进驻,逐渐构建起拥有主导产业与核心企业的海洋经济体系,形成立足海岛、沟通内陆、依托南海、辐射东南亚的海洋经济圈。

  具体而言,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应着眼于五大支柱性产业。

  优先发展海洋油气开发和石油化工产业,突出油气产业在海南省工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托南海油气资源,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海南省产业结构,加速全省的工业化进程,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南海油气田资源的勘探、开采,捍卫我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

  有力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捕捞-精养-深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针对海南地区渔业技术水平落后、渔业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应以持续科技创新为杠杆,不断增强海洋渔业的产业竞争力。通过远洋船舶技术改造、实施海上信息化等多种形式,刺激外海和远洋捕捞业,以维持和不断增强在南海争议海域的经济利益存在;增强养殖等方面的技术革新投入,发展近海网箱养殖业和热带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业,基于产业集群式和产业链式模式布局,提升海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行业的集约化水平。通过多种举措,强化海南省渔业的行业竞争优势,实现海洋渔业由偏重捕捞+养殖的单一模式,转型为集成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的价值链式发展。

  创新性地发展海洋旅游业。借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充分利用南海海域热带海岛资源,发展“海岛+海滨”复合旅游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与外延,把海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海滨”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更为关键的是,开发南海海域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也间接维护我国的南海海洋权益。

  继续强化发展海洋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利用海南岛的绵长海岸线和天然港口条件,建设若干深水良港,提升海洋运输产业的实力;同时建设一批临港工业区和产业集聚区,打造有经济辐射力的临海工业带,优化海南省的产业布局。借助临海工业带的经济张力,以港口、车站、机场为纽带,构建起海运、铁路、航空和管道的立体式、综合型运输体系,带动海南省的海洋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多维立体滚动式发展。

  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是未来海南省涉海产业的发展方向。海南省应该扩大海洋科研资金投入,结合岛外科技资源引入,加强海洋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最终逐步形成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海洋产业群,促进海南省的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李世杰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