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渔药百科渔药使用渔药原料

水产养殖过程中用药的水深应怎么计算

2023-12-11 12:41| 发布者: 养鱼经 | 查看: | 评论: 0


每建一个新的经销商,我都习惯性的要和他交流一些用药心得,一是看这位经销商的水平,二是防范风险。也正是这一习惯,让我在这么多年的鱼药销售中,未曾出过差错。比如水深的计算,这里就大有学问可讲。像一个十几米水深的水库,在计算用药量的时候,是按实际水深计算,还是按药物的扩散水深计算。对于不同种的药,扩散水深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温度、光照、水流的影响下,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又不是一样的。存在这么多变量,那又该如何去计算水深呢,用药小心的一些的经销商,会按1.5米计算,也有按1.8米计算的,还有按两米计算的,我也遇到过按3米计算的。其实,水体深度的计算,还有药物使用过程中,许多人的习惯性加量有关。比如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药品标签上标的一瓶用五亩,那你就按3亩去用好了,按五亩去使用,基本是没有效的,这好像已成了这个行业的普遍潜规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这和过去时常发生的用药事故相关。过去好多药的用药安全浓度窄,剂量低了,达不到效果,剂量高了又有风险。药厂除了在选用更加安全的药外,那就是标高药物的使用面积,降低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使用药物时,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变量,那就是温度,在15度以下时,此时按药品的标准剂量使用。水深的计算则是按水肥和水廋再来细分。水肥的可按2米计算,水廋,可按1.8米计算。当水温在15度以上时,此时的用量可按标出的使用水体的60-70%使用。水深计算,则可根据水体里的肥廋在2米到3米之间调整。也许这样一讲,好多人就搞不清楚了。这里再回过来讲下,为什么要这样去计算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当稀释过后的药液当泼到水表面那一刹那,显然表层水的浓度是最大的,根据药的特性,会出现分子扩散,有些药物的密度大一些点,往下渗透的会深一点,但大多数药物和渗透深度仅在2米至3米之间。所以只有在这个药物的安全浓度是有效剂量的3倍,那就可以按有效剂量施药,且也可以按3米去计算水深。如果去考虑水温分层这个变量时,无疑就要降低深度的计算。比如很多人喜欢用晶体敌百虫,这个药的特点就是密度大,滲透性强,曾经有人在给一水库计算用量时,就是是按水库的实际水深算的用量,平均水深算的4米,平时都是按2米计算,就是相当于是加一倍的用量。其结果当然是用后就有大量的鱼漂在水面上,幸好水库的碱性不高,只损失了一些底层鱼。这里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是底层鱼出问题,按理说,首先接触到药应是中上层鱼才对啊。但实际上,药物在由表面往下透渗的过程中,累积到最后持续浓度最大的是底层,所以底层鱼才会出现死亡。

通过众多实践,我们结出的结论,在计算水深时,最多也就3米。通常用药可在1.8米至2米计算。

(本文已被浏览 6367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