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国内水产国际水产市场动态业界动态水产养殖水产种苗水产药品水产设备水产加工水产出口水产灾害农业气象水产养殖百科特种水产养殖水质调节技术行业资讯企业报道科研院校科技动态展会交易会政策法规行业百科风云人物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养殖宝典特种养殖合作社专题其他专题营养美食致富经养殖基地统计数据最新商机技术交流

鱼在吃料时炸群是什么原因?

2023-12-11 10:56| 发布者: 养鱼经 | 查看: | 评论: 0


这几天,都遇到好几个客户问我,鱼吃着吃着就突然下炸群散开,然后一会又回过来吃料。老是在吃饲料发生这种象,肯定不是很什么好事情。

在2016年的8月9日,我曾写过一篇鱼吃料炸群的文章,上面我把饥饿、安全、溶氧、环境、寄生虫和应激等原因都考虑进去,简单说了下,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鱼在吃食为何要炸群看一下,(点击文末往期回顾也可以)。
最近我又去检查了几家有类似现象的鱼塘,沿着塘边转上一圈,炎炎烈日炙烤下,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我突然想到了为什么,把检测水质的温度计拿到水中一测,水温30度以上了。鱼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在这个温度是非常活跃的,消化酶的活性越强,那鱼吃得也会越多,相应的贮存在鱼体内的能量也就越多,所以鱼的活性更强。对于野生水域有夜钓经验的钓鱼人就知道,晚上温度降低后,野杂鱼的活性就会降低,出来觅食的野杂鱼就会减少。而大鱼,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大,不得不出来觅食。正是由于温度的升高,激活了鱼体内的消化化酶活性,让鱼的饥饿感增强,凶猛抢食才是造成炸群的因素,尤其是大个体的鱼。

炸群除了鱼自身的原因,还有饲料粒径的因素,鱼在凶猛抢食过程中,饲料粒径过大,会刺激到鱼的黏膜,如遇到饲料卡在喉咙,小个体的鱼会受到惊吓,就会引起其他鱼也感到不安全。就像钓鱼一样,如果不小心,钓了一条鱼是外挂,在拉鱼过程中正好逃脱,那窝里其他的鱼也会四处逃窜。要是多遇到几次,原来能钓起鱼的窝子,就会半天都没有鱼吃饵的信号。鱼是有智慧的动物,而且其记忆力也很好,所以鱼炸群还有什么其他原因的话,那这个水温升高诱发消化酶活性增强,是我想补充说明的。至于对与不对,大家不妨验证下,当遇到下午时,暴晒下的表层水温会更高,那此时消化酶活性最强,诱发的抢食会更凶,更容易出现炸群;如果是阴天,表层水温升高相对减缓,那出现炸群的可能性会减少。如果通过机械设备,让料台上下水体对流,降低料台表层水温,那鱼出现炸群的机率也会减少。以上就是我在检查中的思考所得,至于正确与否,期待大家的验证。

(本文已被浏览 6250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