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多宝鱼应激性出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12-11 09:51| 发布者: 百盛水产 | 查看: | 评论: 0


    6-7公分的大菱鲆鱼苗发生出血性死亡现象。主要症状体现在鱼苗底板沿侧线两侧弥散性出血,或者在下颚,头部两侧有大规模血团。病情严重时出现一次几百条的死亡现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整个高温期间一直有发生。

  病鱼图片:
1489375715281583.jpg 


  在生产过程中,初步诊断为:高温引起的,某种海水弧菌暴发引起的急性细菌病。密度大的池子暴发几率很高。

  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1 疏散密度,及时分鱼,挑鱼

  2添加增氧盘,加大溶解氧含量

  3减少投饵量,减少投饵次数

  4药浴

  经过,上述治疗方案,鱼苗整体上并没有明显好转,个别池子偶然好转或者病情减轻,一些池子还继续暴发死亡,且不断增加。

  将以上鱼苗发病及治疗时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该病在高温时,并无发病迹象,而是由高温26°向低温21°的下降过程中发生。

  2 该病在暴发前和暴发中以及暴发后对抗生素类药物无敏感。

  3存在对甲醛刺激大量死亡现象。

  4 以底板侧线沿边鳍两侧肌肉出血为主要发病症状。

  经综合上述特征, 发现该病与鱼类应激性出血症极为相似。

  鱼类应激性出血症是指鱼类对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症状。

  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对大菱鲆来讲主要包括:高温,低温,低溶解氧,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强刺激性的化学药物以及大密度的养殖。

  该病主要损伤发生在病鱼的鳃、心、肾等器官,引起这些器官组织变性和坏死,特别是对各器官的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血管壁发生透明变性。也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引起脾、肾等器官的变性或坏死。由于鱼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腹部、头部、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出血,有时鱼的口角或上下颌部充血,严重时鳃和皮下大量出血,体表全部发红。

  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 放养密度过大,造成鱼类对应激因子的敏感,抵抗能力下降

  2 配合饲料营养不全面,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足量的维生素可增强鱼类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矿物质添加不平衡使鱼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生理平衡失调,特别是酸碱平衡、水代谢的失调,鱼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及生长失调。某些结构性物质的合成受阻,使鱼体出现生理性水肿,表面上鱼体生长较肥,其实是细胞外液的增多,体内滞留,腹腔积水;鱼体胶原、透明质酸的合成受阻血管弹性减弱,通透性增大,某些部位微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症状

  3 是饲料中添加的促生长添加剂过多,特别是喹乙醇的添加量过多。研究发现,喹乙醇在饲料中添加量达到80ppm时,随鱼体生长可造成鱼体发红,肌体应激反应强烈。

  所以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代谢不平衡引起的鱼类生理机能紊乱,使毛细血管的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强,心脏机能衰弱,鳃部血液回流受阻,鳃部血压升高,同时鳃部气体交换不完全,肌体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抗应激能力减弱而出血。

  根据上述资料反思我们在高温期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养殖密度过大,养殖池基本无空隙

  2 有时间段增加了投喂量

  3 水体溶解氧含量过低,当水位降至15公分,会造成鱼苗缺氧起伏游动的现象

  4 没有坚持拌喂复合维生素

  5 使用刺激性药物

  根据大菱鲆高温期应激性出血症的主要特点,在以后生产中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有:

  1 增加换水量,改善水质。增加放水次数,保证水质清洁

  2 减少配合饲料投喂量

  3 配合饲料投喂前坚持每天拌复合维生素,VC等营养添加剂

  4 随水温升高,相应增加水体溶解氧

  5 高温期间,水体定时泼洒复合维生素,VC缓解鱼体高温应激

  6 减少不必要操作,尽量选择在低温期或者水温合适时完成挑鱼,倒池工作

  7 进入高温后,对甲醛,双氧水等刺激性化学药品,少用或者不用

  8 及时调整数量,保持合理的放苗密度

  大菱鲆应激性出血症,在目前尚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情况下当水温降至16度时,该病会自愈。在实践生产中,我们应当坚持生态养殖模式,为养殖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鱼类抗应激能力。

(本文已被浏览 48693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