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鲆鲽鱼养殖常见病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2023-12-11 09:42| 发布者: 无公害鲆鲽类标准化生产 | 查看: | 评论: 0


    1.病原:病原为一种链球菌。菌体长卵圆形,两个以上的菌体相连接呈链状,无运动力,革兰氏阳性。

    2.流行情况:本病7~9月为流行季节,但全年都可发生。当年鱼至成鱼均受伤害,死亡率高,常与弧菌病并发。为牙鲆养殖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

    3.症状:病鱼眼球突出,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充血发红或剧烈出血。在水温20℃以下时,发病较缓慢,但体表和各鳍充血发红,尾鳍基部往往出现疖疮或溃烂并有脓血。解剖病鱼,肠道发炎充血,幽门垂、肝、脾、肾等充血或出血。病鱼失去食欲,离群独游于水面或沉于水底,数日内即死亡。

    4.防治方法:控制放养密度,经常泼洒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消毒剂。投喂鲜杂鱼时,应添加0.3%的复合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发病时可施用强力霉素,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药20~50毫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天。
 
 
(本文已被浏览 4230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