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大口鲶鱼苗的鳃霉处理一例

2023-12-11 09:41| 发布者: 广州骏杰 | 查看: | 评论: 0


时间:2019年4月10日中午;
地点:南宁横县莲塘镇;
案例概述:当地一处大口鲶鱼苗标粗鱼塘,3个池塘,共7亩水面,平均水深1.5米。一个星期前从广东采购运回的种苗,共50万尾左右。目前鱼苗已有5~6公分长度。
   据塘主反映,鱼苗已持续死亡有三天左右时间了。刚开始第一天发现塘面死鱼只有7~8尾,后来逐日增多。以为是虫害引起,于是做水体杀虫、消毒处理。用药后,鱼苗死亡量并未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观察塘口情况:塘面漂浮有约几十尾死鱼,之前已捞起过多次。水质呈浓绿色,透明度低,有机质较多,下风口有部分蓝藻。塘边水草处鱼苗聚集比较多,部分在靠岸边水面慢游,反应迟钝,嘴巴微张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经过实地取样镜检观察鳃丝及体表粘液等,发现车轮虫、指环虫等数量并不多,不是造成鱼苗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水质氨氮0.15,亚硝酸盐0.2。剖检机体组织少血,肝脏发白。进一步观测鳃丝部位,发现是典型的鳃霉症状,鳃霉侵入鳃丝,呈发黑现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病因分析:由于前段时间降温,引起池塘返底,有害物质释放出来,底质恶化,污染水体,溶氧不足,鱼体抵抗力下降。加上水温23摄氏度左右,更利于真菌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或者原种苗本身就携带有鳃霉病原体,但未被发现。
    处理方案:
一、先排掉池塘表层水20公分左右。再用葡萄糖、果酸类解毒剂全塘泼洒,缓解病情。
二、第二天再用“霉菌沙星”和“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处理鳃霉。“霉菌沙星”需要连用两到三天。并配合氧化性改底颗粒处理底部。

第三天鱼苗死亡量明显减少,第五天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数量仅剩零星几尾而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小结:苗种期鳃霉病流行季节为苗种繁殖期,每年4月份就有发生。如果苗种在孵化池中感染鳃霉,但发病不严重,暂养到2厘米左右异地运输,下塘后大概10天左右开始发病,15天左右是发病高峰期。
    目前养殖户对鳃霉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发病率很少。或者根本就分不清楚,肉眼看不出来,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测到鳃丝变化。此病也经常被误诊为细菌性烂鳃,或者水质不良,虫害引起等等。造成盲目用药,损失巨大。

(本文已被浏览 14313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