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大菱鲆(多宝鱼)健康养殖技术指南

2023-12-11 09:37| 发布者: 中国渔业报 | 查看: | 评论: 0

  一、大菱鲆养殖

  (一)养殖设施

  包括养鱼车间、养殖池、充氧、调温、调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和分析化验室等。养鱼车间应选择在沿岸水质优良、无污染、能打出海水井的岸段建设,车间内保持安静,保温性能良好。养鱼池面积以30平方米~60平方米为宜,平均池深80厘米左右。

  (二)环境条件

  主要水质理化因子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质:养殖区附近海面无污染源,不含泥,含沙量少,水质清澈,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井水水质优良,不含任何沉淀物和污物,水质透明、清澈,不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硫化物不超过0.02毫克/升,总大肠杆菌数小于5000个/升,盐度在20以上。为检验井水质量,可先用少量鱼苗试养,鱼苗正常时再进行养殖生产。

  2.光照:大菱鲆为底栖鱼类,光照不宜太强,以500Lux~1500Lux为宜。光线应均匀、柔和、不刺眼,感觉舒适为度。光照节律与自然光相同。

  3.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耐受温度范围为3℃~23℃,养殖适宜温度为10℃~20℃,14℃~19℃水温条件下生长较快,最佳养殖水温为15℃~18℃。

  4.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应盐度范围较宽,耐受盐度范围为12~40,适宜盐度为20~32,最适宜盐度为25~30,提倡在最适宜盐度条件下养殖。

  5.pH:养殖水体的pH应高于7.3,最好维持在7.6~8.2之间。

  6.溶解氧:大于6毫克/升。

  (三)鱼苗的选择

  1.购买鱼苗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应选购5厘米以上的苗种。购买
苗种前,应对育苗场的亲鱼种质、技术水平进行考察,一定要从国家级良种场或政府指定的育苗场购买。要求苗种体形完整,无伤、无残、无畸形和无白化。同批苗的规格整齐,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无眼侧光滑呈白色。鱼苗体表鲜亮、光滑,无伤痕,无发暗、发红症状,活动能力强,鳃丝整齐,无炎症和寄生虫。

  2.苗种运输:苗种运输前要提前做好停食和降温工作。一般使用尼龙袋充氧装运,运输时间以20小时内为宜。首先在袋内加入1/3左右砂滤海水,鱼苗计数装入袋内、充氧、封口,再装入泡沫箱或纸箱中运输。10升的包装袋,每袋可装全长5厘米~10厘米的鱼苗50尾~100尾;全长15厘米的鱼苗,每袋可装30尾~50尾。鱼苗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碰撞、破袋、漏气、漏水、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少量冰块。

  3.入池条件:鱼苗放入池里的温差要控制在1℃~2℃范围内,盐度差在5以内。以减轻鱼苗的应激反应。

  (四)鱼种放养

  1.放养密度:一般放养密度。

  2.控制和调整养殖密度: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池水的交换量和鱼苗的生长等情况,对养殖密度进行必要的调整。控制养殖密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当池水交换量小于每天6个量程以下时,要适当降低密度;当交换量大于每天10个量程以上时,可酌情增加密度;也可根据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多少来决定增减密度;

  (2)每个月根据对鱼进行取样称重结果,而决定是否调整密度;

  (3)充分利用养殖面积,既不能因为放养过密而引起某些养殖池内的鱼生长速度下降,也不能因为放养密度过小而浪费养殖面积;

  (4)为保证分池操作过多发生胁迫反应而对鱼的生长产生影响,每次分池和倒池前需充分做好计划,以保证放养鱼至少在一个水池内稳定一段时间,再进行分池操作.
(本文已被浏览 7194 次)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